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诈骗罪怎么界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 1、前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后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前罪无非法占有目的,后罪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前罪既可以由自然人,也可以由单位构成,后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1)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财物。 (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包括用欺骗方法吸收公众存款,还包括利用强迫、利诱等其他方法吸收公众存款;后者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获得财物。 (3)主观方面不同。前者无非法占有目的;后者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4)主体要件不同。前者既可以由自然人,也可以由单位构成;后者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诈骗罪的区分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包括用欺骗方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其他方法吸收公众存款;后者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获得财物。 (3)主观方面不同。
2020.09.01 243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众存款吸收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0.06.13 583 -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
1、概念不同。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后者表现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后者具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
2020.04.01 296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怎么界定?
第一,犯罪的目的不同。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罪行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第二,犯罪的行为不同。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人必须使用诈骗的方法,
2022-05-31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怎么界定
第一,犯罪的目的不同。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罪行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第二,犯罪的行为不同。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人必须使用诈骗的方法,而
2021-04-30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怎样界定
第一,犯罪的目的不同。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罪行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第二,犯罪的行为不同。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人必须使用诈骗的方法,
2022-05-24 15,340 -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样界定
展开全部l、侵犯的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他人用于集资获利所交付的集资款,既可以表现为资金,又可以表现为财物;后罪的对象则是公众的存款,它只能表现为金钱的形式,并且只能以存款人用于存款而获取一定利息的形
2022-10-17 15,340
-
01:0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导致金融秩序被扰乱的行为。此罪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刑法对此罪规定了两个量刑幅度,一般情形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
2,777 2022.05.11 -
01:26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定罪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标准,和所涉及的金额、人数以及所造成的损失密切相关。具体包括了以下情况: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单处或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个人吸收公众存款达到20万以上,或参与人数达
1,760 2022.04.15 -
01:27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什么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可以知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指的是犯罪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的法律法规,通过非法途径向公众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存款,从而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第一,在客体上,犯罪嫌疑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侵
2,14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