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一年多的劳动合同后可以不续签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的,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分三种情况:一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只需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同时这属于个人原因中断就业,辞职后领不到失业金。二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立马走人。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三是,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打招呼自动离职),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还可依据第九十条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可以扣工资作为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三年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
签了一年劳动合同是可以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只要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时间等内容可以由双方自行协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可以多签半年不签一年吗
1、可以的,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签半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是通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之间对合同的时间期限协商一致后,根据双方的意愿制定的一份协议,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劳动的报酬、期限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公司自己
2020.10.13 252 -
签了劳动合同多久可以续签
劳动合同续签签订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短至一两月,长则十几二十年,法律没有限制。但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再续订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0.02.13 126 -
劳动合同续签的最多可以签多少年?
劳动合同续签的,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十几二十年、三四年都行;但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0.11.28 196
-
劳动合同第一次签了三年的,期满后续签可以签一年的吗
期满后可以签订1年的。但请注意如果一年后,再与这家公司签订,劳动者未提出其他要求,就需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于双方第二次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无具体规定,双方约定即可,均不违法。根据《》第十四条,连
2022-10-06 15,340 -
签了劳动合同后不续签可以赔偿吗
劳动合同不续签赔偿问题参考一下解答。 合同到期不续签分两种情形。若单位不续签,有经济补偿,若个人不续签,要看情况。如果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仍然不续签的,则不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单位降低原来
2022-08-29 15,340 -
劳动合同可以续签吗?几年一签
1、劳动合同续签,第一次续签时长可以由双方约定的。第二次续签时,如果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2、《劳动合同法》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
2022-03-23 15,340 -
劳动合同交了一年半以后不续签可以辞职吗
签了一年的劳动合同,没到期,劳动者可以辞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行为的,劳动者
2022-07-18 15,340
-
00:58
劳动合同一年一签合法吗劳动合同一年一签合法。劳动合同期限通常是可以任意进行确定的,只要双方协商一致。但是如果已经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第二份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双方都愿意续签,单位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固定期
7,534 2022.05.11 -
01:01
三年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可以签多久用人单位如果与劳动者约定的合同期限是三年的,则试用期的时间最长不可超过六个月,且试用期的时间应该要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同时,同一个用人单位与同一位劳动者,只可以约定一次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
1,284 2022.04.15 -
01:09
劳动合同最长可签多少年劳动合同期限理论上最多四十四年。用人单位不得招收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但实践中很难有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这么久,所以只能是理论。《中华人民
1,211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