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愿接受劳动合同能要求赔偿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要看您的劳动合同上是否明确了工作地点、工作岗位与薪酬标准,如果明确了,就依照所明确的去执行,如果确实无法执行,可以依照《关于印发的通知》 第八条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没有明确,就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到时候可以依照这几条法规,去当地劳动仲裁提起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需要,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未能与劳工签订劳动合同,则在其工作期间支付双倍工资是合法的。但是员工在签订时不积极配合,公司发出《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也要付一定责任,因此单位无需赔偿。
员工没签合同能要求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员工不愿意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员工不肯签劳动合同,先由用人单位与其协商,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未签订且协商不成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
2020.12.17 100 -
不签劳动合同能不能要求赔偿
用人单位不签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法律从未签合同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补偿二倍工资,最多11个月的补偿,并要求补签劳动合同。
2020.09.15 160
-
公司不愿意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赔偿吗?
1、您可要求双倍工资,但必须尽快申请仲裁,否则就超过了仲裁时效了。 2、双倍工资应当是您的应发工资总额,包括底薪、提成、扣缴的个税。 3、社保问题只能到社保部门投诉,不要要求经济赔偿。但您可以公司未
2022-03-23 15,340 -
员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可以要求赔偿吗
员工不愿签订合同的企业不需要赔偿,但应及时通知员工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天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021-11-03 15,340 -
员工自愿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赔偿吗
员工自愿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可以获得赔偿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说明:第一,用人单位存在劳动法第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
2022-10-18 15,340 -
劳动合同未到期,员工不愿意离职,能要求补偿吗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要求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2022-05-10 15,340
-
00:53
未签劳动合同员工受伤怎么赔偿
未签劳动合同员工受伤需要按照工伤赔偿来进行赔偿。未签劳动合同,企业是需要赔偿给员工双倍工资;若是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来承担;受伤以后应当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
1,988 2022.05.11 -
00:53
企业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企业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但是最高不能超过11个月。劳动者入职,本来是用工之日就订立了劳动关系,单位和你就应该签劳动合同,但是一直没有签,就看谁的原因,是单位的原因还是劳动者的原因,而且要分时间段。第一,一个
3,158 2022.05.11 -
01:05
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怎么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医疗费用。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应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等都应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的单
1,82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