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只有聊天记录能不能判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诉讼案件过程中,在只有聊天记录的情况下,如果想达到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法院是不予认定的,但网络聊天记录完全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在保全网络聊天记录时,须注意以下法律问题:网络聊天记录必须具有诉讼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1)客观真实性。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关联性。即证据与待证事实有内在的联系,并能证明待证事实的全部或一部。网络聊天记录的内容本身要和案件事实相关,比如为了证明男(女)方有外遇、与第三者同居、重婚、赌博恶习等等,在聊天记录中应有文字体现,从而达到相应的证明目的。 (3)合法性。就是证据必须具有实体法所规定的特定形式,证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提供、收集、调查和审查核实。如果是当事人提供的聊天记录,一般要想得到法院的认可,须经公证机关作相应公证。当然基于稳妥考虑,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调查收集证据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收集,网络聊天证据的合法性问题是目前司法实践中决定是否被人民法院采信的焦点问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只有聊天记录如果聊天记录属实且可以证明案件事实就可以胜诉。聊天记录属于电子证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只有聊天记录的,需要看其具体证明力,确定是否可以胜诉。 微信证据要得到采信,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确认微信使用双方身份 由于很多人的微信不是实名制,若不能证明微信使用人是案件当事人,则微信证据在法律上与案件无法产生关联性。 2、微信证据的完整性 因微信证据为生活化的片段式记录,如不完整可能断章取义,也不能反映当事人的完整的真实意思表示。
-
离婚案件会不会查聊天记录
一般情况下,在离婚案件中,法院是不会调取一方聊天记录的。但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或者委托律师,调取对方聊天记录。不过记录的证明效力不足,还应该多收集一些物证、书证方面的证据。
2021.01.21 731 -
借钱不还只有聊天记录能告吗
借钱到期不还,没有借条,只有微信聊天记录也能起诉。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能够受理。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材料,另外找一下相关的转账记录。拒不偿还的,持相关证据材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款。
2020.04.23 569
-
离婚案件能调取微信聊天记录吗?
1、离婚案一般是不能调取微信聊天记录的。微信的证明力相对比较弱,微信作为证据的难度较大。 2、离婚案件本身就属于民事纠纷,即便是聊天记录属于能够证明婚外情或者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也应当有一方当事人提供
2022-11-09 15,340 -
只有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能立案吗
如果对方怠于还款的话是可以起诉要求其履行还款义务的,请问是否知道对方的具体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姓名、住址等。现在只有原始的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的话证据的效力还是不够高,但是可立案也可以进来争取。
2022-01-21 15,340 -
有聊天记录能不能作为离婚证据
网上聊天记录可以作为离婚证据,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其他网上聊天记录以数字形式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可以作为证据。
2021-11-05 15,340 -
聊天记录能不能作为离婚证据
诉讼离婚案件中,网上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
2022-06-05 15,340
-
01:12
欠钱有微信聊天记录能起诉吗
欠钱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起诉需要满足原告适格、被告明确、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范围即可,有无证据以及证据是否充分不是起诉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当事
5,697 2022.04.17 -
00:56
起诉离婚会查微信聊天记录吗
起诉离婚一般不会查微信聊天记录。离婚属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法院不会主动调查聊天记录的。警察是办理刑事案件时才会主动调取证据,而离婚是民事案件,就算原告向法院申请,法院的法官一般是不会去调取微信记录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3,144 2022.05.13 -
00:58
派出所能查出微信聊天记录吗
派出所能查到微信聊天记录,但是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查询微信用户的微信聊天记录信息的。当然在特大的情况下才会查询用户的微信信息记录。公安机关人员也不能随意查询个人信息。因办案和工作需要查询个人信息,需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并保护个人隐私,违反规定的将
19,83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