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无劳动能力提出离婚对方需要偿还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提出离婚的一方不是必须赔偿对方。原因如下: 1、对于提出离婚的一方是不需要对另一方赔偿的; 2、除非一方是因为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或者有其他重大过错而导致双方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向法院请求损害赔偿。 一、一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条件如下: 1、必须是合法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 2、必须是由于对方的过错导致离婚的; 3、必须是在提出离婚时提出; 4、必须是针对合法婚姻关系中的过错方,不能向第三方提出损害赔偿。 二、离婚损害赔偿的证据主要包括: 1、过错行为人承认错误的文字记录或口头陈述; 2、由过错方所在的居委会或其所在的单位出具的其与他人同居或与他人以夫妻名义相称共同生活的证明; 3、由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其与他人结婚的证明; 4、有关机构如医院出具的证明遭受家庭暴力的诊断或有关机关出具的伤情鉴定书; 5、由人民法院作出的构成虐待罪、遗弃罪或其他关于家庭暴力犯罪的刑事判决书; 6、左右邻居的证词; 7、能证明一方有过错事实或行为的照片; 8、司法行政、执法机关的相关记录等。
离婚另一方不一定能够提起赔偿。如果一方仅是同意离婚,不存在任何过错行为,另一方一般不能够提起赔偿。如果夫妻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的过错行为,另一方能够提起赔偿。
-
提出离婚的一方就要赔偿对方吗
提出离婚的一方不是必须赔偿对方。夫妻一方提出离婚时,并不需要赔偿,但如果一方存在过错,如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那么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被告可在同意离婚的同时提出损
2022.12.06 188 -
女方提出离婚男方还需要赔偿吗
女方提出离婚,男方如果没有重大过错不需要赔偿,如果女方是因为男方存在法定的重大过错提出离婚,男方需要赔偿。法定的重大过错包括: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暴、遗弃家庭成员等。
2021.02.27 106 -
一方提出离婚是否要赔偿对方
一方提出离婚是否要赔偿对方需根据以下情况判断: (1)如果一方存在过错,如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那么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2)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
2022.11.03 167
-
老婆无劳动能力,提出离婚,对方还要偿还另一方的债务吗
一方无劳动能力分居两年离婚需偿还另方债务:具体要看男方的债务是否是夫妻共同债务。如果是共同债务的,一方不管有无劳动能力,法律上讲都有共同还款义务。当然,一方实际上有无还款能力另当别论。对于分居期间的另
2022-04-21 15,340 -
男方无劳动能力离婚男方要偿还女方债务吗
一方无劳动能力分居两年离婚需偿还另方债务:具体要看男方的债务是否是夫妻共同债务。如果是共同债务的,一方不管有无劳动能力,法律上讲都有共同还款义务。当然,一方实际上有无还款能力另当别论。对于分居期间的另
2022-04-26 15,340 -
男方无劳动能力分居两年离婚需偿还另一方债务吗
一方无劳动能力分居两年离婚需偿还另方债务:具体要看男方的债务是否是夫妻共同债务。如果是共同债务的,一方不管有无劳动能力,法律上讲都有共同还款义务。当然,一方实际上有无还款能力另当别论。对于分居期间的另
2022-04-15 15,340 -
离婚后一方无劳动能力、两年以内都需要偿还离婚债务吗
一方无劳动能力分居两年离婚需偿还另方债务:具体要看男方的债务是否是夫妻共同债务。如果是共同债务的,一方不管有无劳动能力,法律上讲都有共同还款义务。当然,一方实际上有无还款能力另当别论。对于分居期间的另
2022-04-26 15,340
-
01:17
女方提出离婚能获赔偿吗女方提出离婚,不一定能够获得离婚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与提出离婚请求的女方身份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真正适用于以下情况:1、一方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比如存在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或者与他人同居、重婚等行为;2、提出离婚损
2,288 2022.05.11 -
00:47
男方提出离婚女方能否得到补偿男方提出离婚女方能否得到补偿,需要根据以下两种情况而定: 1、如果女方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男方请求补偿,男方应当给予补偿; 2、男方具有以下情形的,会被认为过错方。女方作为无过错方,有权向
358 2022.11.21 -
01:01
女方提出离婚彩礼钱要归还吗离婚时是否需要退还彩礼,一般情形下离婚时是不需要退还彩礼的,但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有三种例外情形是需要退还彩礼的,主要是: 1、双方没有领取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虽然领取结婚登记手续,但并未共同生活的; 3、虽然领取结婚登记手续
4,336 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