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你知道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关于离婚 1、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2、协议离婚较为简单,首先当事人须有离婚的合意,夫妻之间解除婚姻关系达成协议,是双方自愿离婚的必备条件。其次,当事人须对子女和财产作出了适当的处理,然后带齐有关手续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即可。 3、诉讼离婚较为复杂,需“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法院才会准予离婚。而诉讼离婚中最难的就是提供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只要有该证据,诉讼离婚才可能顺利。 4、所以,如果你想与你的现任老公离婚。你首先可以与之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准备诉讼。其次,从现在开始应着手收集感情破裂的证据,为诉讼作好准备。 二、关于还钱 这个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其涉及到了婚姻存续中夫妻财产的法律关系、借贷法律关系、离婚后债权债务的处理的法律关系等。但关键还是看你当初叫他给你打借条没有,如果有则较为号办,如果没有趁早收集保存相关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当小三一般情况下不违法不会坐牢,仅会受到道德谴责。 但是,如果第三者明知其对象已婚,而仍然以夫妻名义与其同居,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重婚罪; 如果第三者同居或者结婚的对象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五十九条的破坏军婚罪。此时当小三就会违法被判刑坐牢了。
如果对方的行为危及到了生命安全的话捅伤也是算正当防卫的,是否算正当防卫需分情况而言。如果未威胁到生命安全,则一般不属于正当防卫,构成轻伤以上的,属于故意伤害,涉嫌故意伤害罪。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打老婆是犯法的,你知道吗
打老婆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 1、如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2、如造成他人轻微伤害或虐待家庭成员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2020.01.06 194 -
你知道我国吗?是否有终身监禁?为什么?
我国有终身监禁。适用终身监禁要求属于严重贪污、受贿犯罪,即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了特别恶劣的社会影响,且该行为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特别重大损失。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判处死缓,同时裁判决定在其死缓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
2020.05.13 176 -
你好我想知道可以在外地起诉离婚吗
在外地可以起诉离婚。根据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020.08.04 118
-
当时是的不知道你看见了没有我很急
你现婚已经离了吗如果离了,就不存在上诉问题,只是对一些问题可以另行起诉,但对离婚问题不能诉,只在离婚后一年内对有关财产问题起诉。此外,对孩子的抚养费等如发生了情况变化,可以起诉变更,不受一年的限制。
2022-11-02 15,340 -
如果我知道你知道法律怎么规定的
如果你是想知道法律怎么规定,就不用问我,因为随便查一下就可以。如果你问我怎么定刑,好的我就告诉你。 关于刑事案件的定刑:第一,律师了解案件定刑需要知道的信息有:会见,向他本人了解案件信息。第二,到了检
2022-02-21 15,340 -
你知道的方法吗?
社保卡的的什么方法把你的话说完整了,否则谁也无法回答你。
2022-10-22 15,340 -
你们不知道的吗?
不明白你的意思!不知道你具体想咨询什么问题!请你把事实表述清楚些,把需咨询的问题说的明确些,以便给予答复。
2022-10-24 15,340
-
00:57
起诉不知道被告的住址怎么办起诉不知道被告的住址,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当事人提供被告的其他信息后,人民法院通过这些信息能确定被告是谁的,即使不知道被告的住址,人民法院也会立案,因为可以通过公告送达的方式送达起诉状副本,在公告中应当说明起诉要点、受送达人的答辩期限
4,609 2022.04.17 -
01:10
怎么知道自己户口在哪知道自己户口在哪的方式如下:可以到任何地方的公安机关或者派出所,让民警使用数字证书,在全国人口信息网中就可以查出。如果是上学后将户口迁移到学校,没有到原籍上户口,而迁移证在手中,则现在是没有户口的,也就是人们带说的黑户,应立即落户。如果想通
5,568 2022.05.11 -
00:54
不知道被告信息怎么起诉不知道被告信息是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1、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包括被告的姓名,地址、出生年月日等,而且这一情况必须由相应的户籍证明来佐证; 2、可以请律师到派出所调查。律师出具律师证,可以要求派出所提供被告的信息; 3、在法
2,292 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