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贷款的房子一方可否自主变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离婚房产过户手续办理流程之所带材料 由于离婚的法定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离婚房产过户根据离婚方式的不同,准备的材料也有区别。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达成协议,通过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结束婚姻状态的一种离婚方式。如果是协议离婚,离婚房产过户手续办理要带的带材料有:(1)关于房产分割的离婚协议书;(2)离婚证及复印件;(3)离婚财产归属协议,权利人一方申请登记的,需要提交经公证的离婚财产归属协议;(4)房产证;(5)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未达成协议,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离婚的离婚方式。如果是诉讼离婚,离婚房产过户手续办理要带的带材料有:(1)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及复印件;(2)判决书中明确房产归属的可由权利人一方申请登记房产证;(3)身份证明及复印件;(4)房产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通过按揭的方式购买房屋的,如果夫妻离婚后,贷款人一般是不能变更的,但银行同意变更贷款人的除外,贷款人就是房产证登记的产权人。 我国法律规定,借款合同需要变更的,必须经借贷双方协商同意,并依法签订变更协议。
离婚时房子能变更贷款人,只要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且双方就变更贷款人的行为能够协商一致,并签订了变更协议。法律规定,借款合同需要变更的,必须经借贷双方协商同意,并依法签订变更协议,否则房屋贷款人依法不予变更。
-
贷款的房子离婚时一方自愿放弃
一、离婚房产过户手续办理流程之所带材料由于离婚的法定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离婚房产过户根据离婚方式的不同,准备的材料也有区别。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达成协议,通过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结束婚姻状态的一种离婚
2021.03.07 793 -
夫妻离婚的房贷主贷款人可以变更么
房贷还款人也就是借款人是不能更改的。如果要换,就得跟第一次办理贷款时的手续一样,需要将新借款人的材料交给银行申请贷款,并且在此之前还得把银行欠款先全部还清,才有可能再贷出来。除非是夫妻之间或者离异的情况下,部分银行是可以办理更改房贷还款人,
2021.02.26 570 -
离婚时房子贷款名字变更的流程
一般来讲,按揭房要过户必须先付清银行贷款。要解决离婚后按揭房如何过户的问题,应首先弄明白离婚后按揭房过户具体有哪些方面。具体来说,离婚后按揭房的过户情况大致包括以下三种: 1、将离婚双方共同拥有的按揭房过户给原夫妻其中一方 在这种情况下,要
2021.01.10 337
-
离婚时房子能否变更贷款人?
能变更;一般而言,只要夫妻双方就房产分割达成离婚协议而变更主贷人,银行一般会同意,并配合办理贷款合同变更手续。但是,有些夫妻贷款周期较长,比如30年还贷期间,并且每个月还贷额较高,比如4000元以上,
2021-06-01 15,340 -
离婚房子给一方能否变更还款人?
一般而言,只要夫妻双方就房产分割达成离婚协议而变更主贷人,银行一般会同意,并配合办理贷款合同变更手续。但是,有些夫妻贷款周期较长,比如30年还贷期间,并且每个月还贷额较高,比如4000元以上,而变更后
2022-05-26 15,340 -
贷款买的房子离婚的时候可以变更吗
一、离婚房产过户手续办理流程之所带材料 由于离婚的法定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离婚房产过户根据离婚方式的不同,准备的材料也有区别。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达成协议,通过
2022-04-12 15,340 -
离婚房子贷款变更
一般而言,只要夫妻双方就房产分割达成而变更主贷人,银行一般会同意,并配合办理贷款合同变更手续。另外,在办理银行贷款变更手续时,银行一般会严格要求当事人双方到场,一方到场银行会拒绝办理变更手续。如果一方
2022-08-25 15,340
-
01:18
贷款的房子可以更名吗一、房子在按揭中可以办理过户手续,方法如下: 1、双方签订贷款合同,并约定谁来还款,税费缴纳方(一般卖方的贷款由买方的首付来还); 2、双方到银行签订贷款合同; 3、银行贷款审核通过后办理结清贷款; 4、结清贷款后在注销他权; 5
3,922 2022.04.17 -
01:19
夫妻离婚车子过户给一方怎么变更夫妻离婚车子过户给一方的,变更手续一般有五个步骤,具体如下:1、根据财产分割的,可以根据法院的判决书或执行书直接到车管所办理车辆财产转移;2、如果双方当事人都配合办理的,那么可以直接到第三方代办过户机构办理车辆的过户手续。汽车车过户需要以下
2,545 2022.05.11 -
01:40
离婚后能否变更子女抚养权离婚后能变更子女抚养权,但需要有正当理由,具体如下: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八周岁以上未
1,361 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