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离婚损害赔偿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离婚损害赔偿有关司法和婚姻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过错种类: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这4种情形是婚姻损害赔偿的法定条件。除此之外的其他过错,都不构成婚姻损害赔偿责任。 2.时间限制:无过错方作为原告提起婚姻损害赔偿时,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其不同意离婚,也不提出婚姻损害赔偿请求的,或其在一审时未提出婚姻损害赔偿请求而在二审期间提出,法院调解又不成的,可以在离婚后1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3.责任主体:对婚姻关系破裂存在过错的一方婚姻当事人、造成婚姻关系破裂的第三人,不是婚姻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4.赔偿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 5.特别提醒:婚内损害赔偿不受保护。一方面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提起婚姻损害赔偿的案件法院不予受理,另一方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婚姻损害赔偿请求也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集资房是不能办理房产证的。也就是说集资房是企业财产的组成部分,单位对于集资房是拥有处置的权力。集资房的产权是以整体产权的形式归于企事业单位的,即职工所购买的仅仅是房产的使用权,而并不是对于对房产的完全产权,故集资房是没有独立的房产登记凭证的。
离婚时请求过错损害赔偿注意如下问题: 1、赔偿的法定情形仅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暴力等; 2、双方离婚、前述赔偿情形发生于婚姻存续期间的,才能申请赔偿; 3、应当注意的其他问题。
-
离婚时请求过错损害赔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离婚时请求过错损害赔偿要注意如下的法律问题: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必须是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等法定情形;请求损害赔偿需要以离婚为前提条件;办理协议离婚后也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损害赔偿诉讼。
2021.02.26 104 -
离婚损害赔偿应注意哪些问题
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有过错致使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的一方所受的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离婚损害赔偿只能由无过错的一方提起,而且只能在离婚诉讼时或离婚后一年内提起。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
2021.02.11 152 -
婚姻损害赔偿要注意哪些问题
婚姻损害赔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过错种类;2.时间限制;3.责任主体;4.赔偿范围;5.特别提醒。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等
2021.01.10 112
-
离婚时请求损害赔偿要注意哪些问题
离婚时请求过错损害赔偿的注意事项有: 1、因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才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2、前述行为应当发生于婚姻存续期间; 3、必是一方过错; 4、双方必须离婚,
2022-06-09 15,340 -
离婚诉讼,请求损害赔偿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离婚时请求过错损害赔偿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1。需要符合法定要求的损害赔偿,如:一方有重婚;一方与他人同居;一方实施家庭暴力;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还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2、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
2021-11-02 15,340 -
离婚损害赔偿要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区分离婚损害赔偿与婚内侵权的界限。 婚内侵权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及身体遭受侵权造成的损害,例如夫妻一方婚前的财产被毁、一方遭虐待或身体上受到伤害。婚内侵权可以发生在婚姻存续期间
2022-08-08 15,340 -
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离婚损害赔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请求损害赔偿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必须是合法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 (2)必须是由于对方的过错导致离婚的; (3)必须在提出离婚请求时一并提出,即:离婚才能提起赔偿,赔偿必须在离婚的前提下提出,只提
2022-02-14 15,340
-
01:11
买房要注意哪些问题
购房者在购买房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了解清楚打算购买的楼盘是否是合法的,楼盘的施工进度是否基本是正常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是否基本是正常的,这些都是购房者在购买房屋的时候应当考虑的情况。如果开发商并不具备商品房销售许可证或者是商品房预售许可
569 2022.10.08 -
01:00
买房签合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对于购房者来说,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非常重要的。房屋买卖合同中房屋的交付以及过户是必不可少的条款,应当予以重视。关于房屋的交付,合同里面一定要写清楚房屋交付的标准,和房屋一起交付的附属设施,家具家电物品的清单等等。如果约定的过于模糊,很难起到
953 2022.04.17 -
00:51
签电子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
签电子合同,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对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资格和能力; 2、电子合同所涉及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以及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是否存在使电子合同无效的其他情形; 3、双方人在签订电子合同的时候,是否属于自身的真实意思表示。 无
1,552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