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赔偿完对方并得到谅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肇事赔偿完对方并得到谅解,取保候审后法院应当从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取得谅解书的,则应根据其他的量刑情节及刑法规定来进行量刑,如果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则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则应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于犯交通肇事罪,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书的,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对于和解的案件,法院可以从宽处罚。
-
交通肇事得到谅解书就是缓刑吗
只要符合缓刑的条件就会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2020.03.24 242 -
交通肇事得到谅解书是否判缓刑
交通肇事得到谅解书是否判缓刑,需要依据情节而定。具体是: (1)交通肇事得到谅解书,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悔罪表现的,可以判处缓刑; (2)交通肇事得到谅解书,但是因为逃逸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不能判处缓刑。 交
2022.10.25 771 -
交通事故谅解书签完就赔偿吗?
交通事故的刑事案件中,肇事方取得受害方谅解的需要赔偿协议,这对于量刑会有一定的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
2020.01.25 196
-
交通肇事赔偿完对方并得到谅解,取保候审后法院会怎么
交通肇事赔偿完对方并得到谅解,取保候审后法院应当从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2-04-20 15,340 -
交通肇事赔偿完对方并得到谅解,取保候审后法院会怎么处
交通肇事赔偿完对方并得到谅解,取保候审后法院应当从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2-04-28 15,340 -
交通肇事赔偿完对方并得到谅解,取保候审后又被取保候审了
交通肇事赔偿完对方并得到谅解,取保候审后法院应当从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2-05-02 15,340 -
交通肇事赔偿完对方并得到谅解,取保候审后法院会怎么处理这笔事情
交通肇事赔偿完对方并得到谅解,取保候审后法院应当从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2-03-24 15,340
-
01:04
交通肇事对方全责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全责可能需要赔偿以下这些费用: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4、护理费以及住宿;
695 2022.05.13 -
00:50
交通肇事有谅解书,一般怎么判
交通肇事有谅解书,法院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
1,933 2022.05.11 -
02:14
交通肇事赔偿标准
交通肇事的赔偿标准为: 1、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重伤三人以上或造成三人以上死亡,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程度,判处肇事者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504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