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与劳动者发生的争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一般都能相互合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但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之间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劳动纠纷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还会使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当正确把握劳动纠纷的特点,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劳动纠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或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职工和用人单位(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具有经营权的用人单位),即劳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处理。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途径解决劳动争议,除此之外;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
-
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如何解决
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解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不经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诉讼。
2020.12.10 163 -
用人单位劳动者与劳动者发生争议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可以通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仲裁程序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法处理。不属于劳动争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需要经过仲裁程序。
2020.05.22 162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该如何处理劳动争议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时,先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无法协商解决的,劳动者应当收集证据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
2022-04-01 15,340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如何处理
根据我们国家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发生劳动争议可以有四种解决渠道: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任何
2022-04-18 15,340 -
如何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包括: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争议;以及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的争议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022-06-25 15,340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应如何处理?
一、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
2022-04-18 15,340
-
01:39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因此,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有权享受,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了关于工伤待遇的争议,这时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这类纠纷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换句话
25,557 2022.04.15 -
00:48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可以劳动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可以向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争议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可以依次
1,413 2022.04.17 -
00:53
劳务关系发生工伤如何处理劳务关系不同于劳动关系,在劳务关系中发生的损伤只能算是人身损害,而非工伤,处理如下: 1、在劳务关系中,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 2、提供劳务期间,如果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
5,244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