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法经营罪的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场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四)其他严重扰乱市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为人构成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扰乱市场秩序而进行非法经营。
-
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买卖物品和经营许可证的市场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客观要件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2020.10.23 185 -
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有: 1、客体要件,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买卖物品和经营许可证的市场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2022.04.14 666 -
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要件有哪些
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要件如下: 1、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应该是市场秩序; 2、非法经营罪客观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卖商品或者其他限制销售的商品、销售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营业执照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
2021.11.19 284
-
非法经营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买卖物品和经营许可证的市场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
2022-05-10 15,340 -
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条件有哪些
1、犯罪客体 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应该是市场秩序,为了保证限制买卖物品和进出口物品市场,国家实行上述物品的经营许可制度。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2022-05-20 15,340 -
非法经营罪构成条件有哪些?
1、犯罪客体 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应该是市场秩序,为了保证限制买卖物品和进出口物品市场,国家实行上述物品的经营许可制度。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2022-05-24 15,340 -
非法经营罪的构成条件都有哪些
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秩序; 2、客观方面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达到刑
2022-07-02 15,340
-
01:19
非法拘禁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非法拘禁罪主要由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四个条件构成: 首先是主体,构成非法拘禁罪的主体属于一般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 第二是主观方面,构成非法拘禁罪,要求行为人有主观上的故意,意思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侵犯他人的
1,827 2022.05.11 -
01:10
非法经营罪立案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知,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经
2,047 2022.04.17 -
00:49
非法集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按照四要件构成理论,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有: 1、主观上出于故意。过失不可能构成这类犯罪; 2、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3、客体上侵犯违反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4、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司法解释,违反
1,91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