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人不还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第216条是这样规定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此款即是申请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所在。 人民法院判决后,欠债人仍不偿还借款,你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 1、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3、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4、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5、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也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7、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所谓“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和改进学习制度,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努力提高领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群众、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宣传工作和舆论引领,及时全面把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筑牢意识形态防线。
建筑公司合同中,消费者遭遇“霸王条款”,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第一,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指出'霸王条款'的不合理之处,相互沟通,争取双方达成合意。 第二,若经营者拒不承认'霸王条款',或者明确拒绝取消'霸王条款',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消协出面调解。 第三,因'霸王条款'给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的,消费者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举报投诉,依法对经营者处以行政处罚;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
什么时候建立清算组
一般情况下,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义务人未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2020.04.23 109 -
建筑公司合同霸王条款不退费如何协商
先协商,不成再投诉或诉讼。 1、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指出霸王条款的不合理之处,相互沟通,争取双方达成合意; 2、若经营者拒不承认霸王条款,或者明确拒绝取消霸王条款,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消协出面调解; 3、因霸王条款给消费者造成严重
2020.08.06 86 -
-
王冠律师高清视频
大家好,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山东全泰律师事务所王冠律师,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美满,阖家欢乐。
2023-02-27 15,340 -
先付清购货款,再发货,是霸王条款,是霸王条款还是霸王条款??
“先付清购货款,再发货”系霸王条款,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
2022-03-16 15,340 -
安平镇王营村王XX有没有
需要到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查询。没有正当理由,个人不能查询。因为牵涉到个人隐私。《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
2022-10-31 15,340 -
什么是“霸王条款”和“霸王合同”
1、霸王条款,就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限制消费者权利,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2、霸王合同,是普遍侵犯合同制定者相对方权益
2022-06-12 15,340
-
01:12
霸王条款如何认定霸王条款是指自然人或者经营者为了逃避法定的义务,减少自身所负的责任,而制定的一种不平等的格式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
4,259 2022.06.22 -
01:00
合同霸王条款是否合法首先,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合同的霸王条款,在法律上主要是指不合理的格式条款。在这种情况下,格式条款的相对人,可以依据合同法第39条以及第40条的规定,请求法院撤销或者确认格式条款无效。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合同法霸王条款不一定无效。如果霸王条款并没
2,194 2022.04.17 -
01:04
破产清算清偿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公司破产后的清偿顺序如下:首先,应当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之后,再偿还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
2,3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