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两年内不怀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女工孕期受国家法律保护。“怀孕后自动离职”的约定与法律强制性规定相抵触,因而是无效的。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怀孕,可以不离职,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怀孕两年内不是不能离婚,是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在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得向法院起诉离婚,对于女方则并无限制。女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由法院进行判决。或者与男方协议离婚也可以。
怀孕两年内能离婚,如果夫妻双方协议达成离婚的一致意见的,可以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但是如果是诉讼离婚的,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能起诉,必须由女方起诉离婚但是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
怀孕两年内一定不能离婚吗
怀孕两年内是可以离婚的。且如果夫妻双方协议达成离婚的一致意见的,可以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如果是诉讼离婚的,可以向法院提交起诉状以及相关证据。怀孕两年内不属于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等情形之一,故男方起诉离婚不受限制
2021.03.08 116 -
离职协议期限内怀孕
劳动者申请辞职后,发现自己怀孕,在没有办理离职手续的,劳动者可以向公司人事部说明情况,并且取消辞职申请。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
2021.03.30 100 -
两年内不怀孕的合同签订书格式
女工孕期受国家法律保护。“怀孕后自动离职”的约定与法律强制性规定相抵触,因而是无效的。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怀孕,可以不离职,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
2020.05.02 219
-
公司让签两年内不怀孕的协议
女工孕期受国家法律保护。“怀孕后自动离职”的约定与法律强制性规定相抵触,因而是无效的。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怀孕,可以不离职,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2022-03-15 15,340 -
公司让你签两年内不怀孕的协议
女工孕期受国家法律保护。“怀孕后自动离职”的约定与法律强制性规定相抵触,因而是无效的。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怀孕,可以不离职,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2022-04-20 15,340 -
公司要求签两年内不怀孕的协议
女工孕期受国家法律保护。“怀孕后自动离职”的约定与法律强制性规定相抵触,因而是无效的。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怀孕,可以不离职,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2022-04-21 15,340 -
公司让做两年内不怀孕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女工孕期受国家法律保护。“怀孕后自动离职”的约定与法律强制性规定相抵触,因而是无效的。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怀孕,可以不离职,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2022-04-18 15,340
-
01:01
怀孕期间离婚协议书怎么写怀孕期间离婚协议书必须有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男女双方的身份信息,需要与身份证一致; 2、双方自愿选择协议离婚,并且写清楚双方于何时何地进行结婚登记,双方承诺不存在婚姻无效或者可撤销的情形,双方承诺不存在家庭暴力,虐待等不适宜使用离婚冷
8,194 2023.01.24 -
01:15
婚内出轨怀孕犯法吗如果只是单纯的出轨怀孕,是不触犯法律的,只是可能在离婚案件中少分一些财产。但是如果构成重婚的,涉嫌重婚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三个:1、客体: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2、主观方面:明知或者故意;3、客观方
4,131 2022.04.17 -
00:50
怀孕了老公不管不顾违法吗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夫妻双方的扶养义务和接受扶养的权利是平等的。怀孕了老公不管不顾,属于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此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有扶养能力的一方必须自觉履行这一义务,特别是在对方生病、丧失
2,219 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