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开车交通肇事逃逸法院会怎么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你朋友开的车刑事责任当然由你朋友承担。《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民事赔偿上,如车主与司机是雇佣关系,可要求车主承担连带民事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另外不是说赔了钱就不用追究刑事责任了。只不过可以减轻处罚而已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具体如下: 1、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如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7年的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
交通肇事逃逸会怎么判?
交通肇事如果构成犯罪的,那么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依据刑法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
2020.04.06 92 -
交通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怎么判
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11.12 495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法院会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会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基础上,对其自首从轻处罚,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除外。 行为人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仍可成立自首情节,理由如下: 1
2020.11.23 110
-
朋友开车肇事未逃逸怎么办?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
2022-08-01 15,340 -
车借给朋友开出了交通肇事逃逸后怎么办?
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
2022-07-18 15,340 -
车让朋友开出交通肇事逃逸后谁担责
1、如果汽车借给别人,交通肇事逃逸,应当借车人承担责任。 2、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2022-11-10 15,340 -
认识的朋友开了个车逃逸交通事故会怎么判
1,一般来说,交通肇事时需要至少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才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2,但是依司法解释,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的主要或全部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3,若构
2023-05-28 15,340
-
01:03
交通肇事者弃车逃逸怎么判刑
交通肇事者弃车逃逸判刑需要视情况而定: 1、肇事弃车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
1,245 2022.09.06 -
01:05
交通肇事逃逸判多少年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本质特征,就
3,295 2022.04.17 -
01:25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机动车辆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的规定,如酒后、吸食、无驾驶资格、驾驶安全驾驶机动车辆和驾驶校车或客运车超载,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罚方式是判
3,38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