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期间死亡单位缴纳的社保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打开网上税务局,输入公司的纳税识别号和密码以及验证码,点击登录, 2.登陆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申报界面了,点击纳税申报, 3.点开纳税申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一个“其他申报”,在右侧的列表中往下拉就可以看到社会保费申报表,点击填写申报表。 4.进去后就可以看到社会保险费申报,社会保险费申报是需要明细申报的。 5.点击社会保险费社保表下面的“明细申报”,这时候你可以选择选择“数据录入“,或者移植上期数,这个就可以导入你所要申报的人员的信息。 6.然后点击社会保险费明细申报表下面的“校验“,校验成功后点击保存,这样就会返回社会保险费申报表, 7.接下来点击社会保险费申报表下面的“校验“,校验成功后点击保存,就会跳出提示框,点击是即可,完成社会保险费的录入。 8.在我们点击是之后,就会自动跳转到社会保险费申报界面,我们只需要点击申报,就可以完成社会保险费的申报了,当然了申报完成后记得要点击缴款,交完款后整个申报过程才算完成。
第一步:在线签订缴费承诺经“五证合一”登记的用人单位通过“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助经办平台”进行“社会保险信息登记”,准确填写用人单位银行账户信息,认真阅读权利义务及相关规则,即可在线签订《委托收款方式缴纳社会保险费承诺书》。第二步:开户银行柜面授权在线下载《上海支付结算综合业务系统代收代付业务委托付款授权书(社保专用)》(一式两份),经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后,即可携带社保专用授权书前往开户银行柜面现场办理银行授权手续。第三步:留足资金按约划扣
-
请产假期间单位缴纳社保
休产假期间社保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按规定来缴纳。其中的养老保险、医保和失业保险由双方共同缴纳,而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仅由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劳动者本人不缴。
2020.03.23 123 -
单位社保逾期缴费该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逾期缴纳社保,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并自欠缴之日起加收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罚款。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
2020.11.27 381 -
两个单位之间如何重复缴纳社保
不可以。国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一个个人社会保障号码对应一个公民身份号码。两个单位重复缴纳社保属于重复参保行为,参保人不能同时缴纳社保。如果两个单位重复缴纳了社保,可以拨打12333查询确认,重复缴纳部分需退还。
2020.08.31 403
-
退休人员在缴纳社保期间如何死亡如何处理
一、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个人账户有全部个人缴费(个人身份缴费20%中的8%)及其利息构成,退休后用于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死亡时尚未支付完的余额可以继承。 二、丧葬费和抚恤金 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丧葬费
2022-04-15 15,340 -
如何处罚单位执法期间违法缴纳社保?
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或者不设账册,致使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外,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征缴社会保险费;迟延缴纳的,从逾期之
2022-04-04 15,340 -
社保缴纳后原单位如何缴纳?
在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是工伤保险待遇的承担者;在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一般而言,单位也应承担部分的工伤保险待遇。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
2022-10-10 15,340 -
个人缴纳社保死亡后,财产如何处理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社保人员死亡后有抚恤金吗?死亡后可以领丧葬费和抚恤金。 原来所缴保费,个人账户部分可以全部返还,身故前的医疗费用可以按规定报销。 带户籍地派出所出具的死亡证明、社保卡,到参
2022-05-07 15,340
-
00:56
没有单位的人如何缴纳社保
没有单位的人缴纳社保的方式如下:个人可以缴纳社保,个人缴纳社保,只能缴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这两部分。具体流程如下:个人缴纳社保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上社保;参保条件: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办理地点: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
3,162 2022.05.11 -
00:57
网上如何缴纳社保
网上缴纳社保的流程如下:1、点击劳动保障单位申报平台,输入密码;2、点击缴费申报管理,再选择缴费工资申报,重新输入每个职工的上年度月均工资,再保存;3、选择提交信息管理,再选择待提交信息,查看无误后,进行提交,报社保中心进行审核;4、选择页
2,252 2022.06.22 -
00:54
单位缴纳的医保如何使用
医保卡单位缴纳的部分是统筹基金,单位缴纳的统筹基金,主要使用途径是: 1、员工支付住院医疗及部分门诊大病费用; 2、支付范围包括,门诊普通疾病的医疗费用; 3、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基本医疗费用; 4、起付标准以上、统筹基金最高支
18,13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