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纠纷中个人债务不偿还法律上有何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第216条是这样规定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此款即是申请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所在。 人民法院判决后,欠债人仍不偿还借款,你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 1、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3、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4、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5、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也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律师收费的方式及收取多少律师费用都是由律师与委托人在一定范围之内协商确定的。具体某一个案子如何收费以及收取多少律师费,都应该与律师个人协商确定。依据我国诉讼费用交纳的规定,债务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的,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委托律师诉讼的律师服务费用,由委托人自己承担。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
债务不偿还的法律后果包括:还款日期尚未还款,如果借据约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债务人最终可能要承担本息以外的违约金;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判决不还款的,可能影响债务人信用,列入黑名单,会给债务人生活中的贷款、旅行等带来不便;简单的民间借贷一般不够刑事责任,但债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可构成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
个人债务纠纷中如何处理
纠纷的解决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
2020.11.01 126 -
债务纠纷中败诉方无力偿还债务该如何
债务纠纷中败诉方无力偿还债务时可以中止执行判决,在有能力偿还后再恢复执行判决。在债务纠纷判决后,债务人若一直没有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法院查明债务人无可支配的财产时,法院可以中止执行判决,等到债务人具有偿还能力后再恢复执
2022.04.13 618
-
个人债务纠纷中,个人债务拒不偿还,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第216条是这样规定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此款即是申请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所在。
2022-03-07 15,340 -
债务纠纷中,债务纠纷中,卖地款应否偿还债务,法律有哪些具体规定
如法院对债务纠纷作出生效法律文书,债权人依此提出申请强制执行,作为有给付金钱义务的债务人所得卖地款应偿还债务。《执行解释》第三十二条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被执行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应
2022-02-25 15,340 -
债务纠纷债务人有债务偿还能力吗
无偿还债务的能力,咋办民间借贷合同中,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到期后要按合同的约定支付利息,这也是借款人的主要义务。但在实践中,对利息问题的争议比较多,涉及问题较复杂,民间借贷案件中利息争议的正确处理对于借贷
2022-10-23 15,340 -
债务纠纷中本金如何偿还债务纠纷中本金如何
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本金(以实际收到金额为准,且应减去前期已支付费用)、利息(年24%以内绝对保护,年36%以内相对保护)要偿还。但是不合法的利息费用部分,在兼顾诚实信用
2022-02-19 15,340
-
01:18
如何处理个人债务纠纷
处理个人债务纠纷的方式如下: 1、当事人可以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 2、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采取仲裁的方
663 2022.11.21 -
00:57
债务纠纷协商无果后怎么办
债务人不按约定还款的,债权人可以与其私下协商,再次约定还款的相关事宜。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个人提起诉讼的,首先要写好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包含起诉的请求和理由。写好起诉状后,再带上起诉状、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据原件或者复印件到
1,395 2022.04.17 -
00:57
债权债务纠纷向哪个法院起诉
对于一般债权债务纠纷的管辖法院,如果双方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可以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
1,52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