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不履行调解或起诉离婚的判决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由法院判决或调解的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拒绝给付应给对方的财物时,经审查如果原判决或调解正确,可通过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组协助对其进行教育,批评其抗拒执行的错误行为,促其自觉执行。经过耐心教育,仍拒不执行时,法院可邀请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组派人亲自到当地强制执行,原物尚在将原的交给对方便可;如原物已被变卖、损毁或转移,在照顾当事人生产和生活的条件下,可以考虑折价抵偿,也可以通过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组从工资或其他收入中扣除。在审理阶段,法官可根据案情的需要,依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进行诉讼保全,进行实地勘验、拍照或录像,必要时甚至可对涉案财产进行评估,使涉案财产相对“固定”。这样做既有利于查清财产的具体数额,又可使财产免受损坏和转移,也可以在当事人对财产进行损坏后法院要求其进行赔偿时提供依据,为执行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起诉离婚调解一方不到则无法适用调解程序。法律规定,离婚案件中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或下落不明经公告未到庭的,则无法适用调解程序。 无法适用这一程序的,则可以直接开庭审理,审理后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就可以判决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起诉离婚双方调解不成如何处理
起诉离婚双方调解不成的处理方式: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理,若确认双方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若不能认定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则不得准予离婚。
2021.01.26 97 -
履行判决如何理解
履行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对行政案件的审理,认定被告具有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形,作出责令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 人民法院作出履行判决应当具备三个条件: (1)被告行政主体负有法定职责,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 (2)原告行政
2020.08.22 163 -
起诉离婚一方不到场如何解决
起诉离婚如果一方不到场,分以下两种情形处理,具体如下: 1、如果本人确不愿出庭参加诉讼,但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向法院陈述意见; 2、本人既不愿出庭应诉,又不向人民法院出具书面的离婚意见,经两次传票传唤后拒不到庭的,可以依法拘传其到庭参与诉讼。
2022.08.25 203
-
如何判决离婚协议一方不履行,一方有权起诉吗
离婚协议书在登记备案以后有法律效力,但是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因此,当事人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离婚的当事人一方不按照离婚协议履行应尽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提起
2022-07-17 15,340 -
离婚后一方不履行法院判决和调解离婚后不给对方财产可以如何处理?
如果由法院判决或调解的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拒绝给付应给对方的财物时,经审查如果原判决或调解正确,可通过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组协助对其进行教育,批评其抗拒执行的错误行为,促其自觉执行。经过耐心教育,仍拒不
2022-03-22 15,340 -
不履行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会怎么样
一方不履行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另一方是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2年,从事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1日期计算;法律文书为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
2022-03-23 15,340 -
协议离婚没有履行, 一审判决不准离婚, 另一方起诉离婚法院如何处理
双方签订就有一定法律效力,在起诉过程中,作用很大的。双方最好先好好协商下,要是能和好就没有离婚的必要的。协议离婚与起诉离婚是离婚的两种方式,如果你们想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中的内容很是关键,要是能对小孩
2022-05-06 15,340
-
01:21
起诉离婚被告不出庭如何解决
起诉离婚,开庭时被告不出庭的,原告可向请求法院强制被告出庭。如果被告无故不出庭,法院有权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责令其出庭,必要时可以对被告进行司法拘留;如果被告确实由于特殊情况无法出庭,法院应要求被告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一般案件中被告不出庭的
471 2022.04.17 -
00:52
离婚后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怎么办起诉书
离婚后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法院提起诉讼处理。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准备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
1,149 2022.05.11 -
00:57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如何解决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可以提起诉讼。追索抚养费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主要包括双方当事人的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尾部、证据和证人等内容。原告准备好起诉材料之后到法院办理立案手续。即使被告失去联系或者被告不出庭,法院也可以通过公告送
440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