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加班的主观事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劳动争议一般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也就是说只要你说加了班就可以了,单位需要提出证明你每周上5天班,每天8个小时(考勤记录必须有你的签名确认才能有效),否则就说明有加班事实存在。你只要证明和单位之间形成了劳动关系就可以了(如工作证、工资单、劳动合同等)。 2、就是加班一个小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会支持你的。不过劳动法规定的情况是:每天加班不得超过3个小时,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如过你每月的加班超过了36小时,就可以以单位强迫加班为理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支付加班工资,支付经济赔偿金。 3、劳动争议的案子一般都会支持劳动者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嘛,再说啦,一般的单位没有那么的规范的,除非单位确实能够举证出你没有加班的事实依据,否则败诉无疑。不要怕,如果诉讼官司因为单位托关系而导致没能够支持你的要求,也可以继续上诉呀。反正劳动诉讼只需要10元钱的诉讼费。单位不可能和所有的法院关系都好。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证明存在加班事实的证据有: 一、劳动合同已规定存在加班的条款。 二、用人单位认可。 三、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 四、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电子证据。 五、与公司有关的考勤记录、工资单等能证明用人单位存在加班的事实。注意这些证据必须与单位存在关联性方可作为有效的证据等。
如果要证明存在加班事实,当事人需要依法收集下列证据:用人单位的考勤表;劳动者打卡记录;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加班的聊天记录、书面通知等;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
劳动者如何证明加班事实
加班事实举证责任一般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想要证明,可以通过考勤表、交接班记录、加班通知、工资条、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
2020.05.10 153 -
劳动者如何证明加班事实?
加班事实举证责任一般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想要证明,可以通过考勤表、交接班记录、加班通知、工资条、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
2020.09.22 163 -
劳动者应如何证明加班事实
劳动者证明加班事实的证据可以是考勤表、交接班记录、加班通知、工资条、证人证言等。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2020.11.19 149
-
如何证明加班的事实
1、劳动争议一般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也就是说只要你说加了班就可以了,单位需要提出证明你每周上5天班,每天8个小时(考勤记录必须有你的签名确认才能有效),否则就说明有加班事实存在。你只要证明和单位之间形成
2022-04-20 15,340 -
如何证明加班事实
工人证明加班事实的证据可以是考勤表、交接班记录、加班通知、工资单、证人证言等。证据属于用人单位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良后果。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用人单位可以在与工会和劳
2021-11-03 15,340 -
如何证明加班事实?
1、劳动争议一般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也就是说只要你说加了班就可以了,单位需要提出证明你每周上5天班,每天8个小时(考勤记录必须有你的签名确认才能有效),否则就说明有加班事实存在。你只要证明和单位之间形成
2022-04-20 15,340 -
如何证明加班事实,
1、劳动争议一般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也就是说只要你说加了班就可以了,单位需要提出证明你每周上5天班,每天8个小时(考勤记录必须有你的签名确认才能有效),否则就说明有加班事实存在。你只要证明和单位之间形成
2022-04-26 15,340
-
01:30
如何证明交通事故误工费
证明交通事故误工费的方式为: 因为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出现受伤的情况,需要住院治疗或者医嘱建议休养等情况,因此所产生的误工损失,一般根据受害人提供所在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作为收入的证据,也就是个人的收入证明。 通常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
766 2022.04.17 -
00:59
违反客观事实签订的合同怎么办
违反客观事实所签订合同的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违反客观事实的合同一般表现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合同一方带有欺诈目的与对方签订的合同。此时合同对方因被欺诈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并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该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合同被欺诈方可
1,273 2022.04.17 -
00:58
事实婚姻如何离婚
事实婚姻并不需要离婚,离婚的前提在于双方有合法有效的婚姻。换句话说,双方并不需要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也不需要提起离婚诉讼,就能够解除事实婚姻关系。但是,如果双方对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的分配问题和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问题无法达成协议,双方也可以向人
71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