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员工辞职了档案该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辞职后,个人档案应当由用人单位转送新单位,没有新单位的转送劳动部门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设区劳动保障所。劳动部、国家档案局《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劳力字〔1992〕33号第十八条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职工被劳教、劳改,原所在单位今后还准备录用的,其档案由原所在单位保管。第十九条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二)对转出的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职工档案转递通知单”(见附件二)的项目登记,并密封包装。(三)对转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四)接收单位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立即退回。逾期一个月转出单位未收到回执应及时催问,以防丢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国企辞职了档案归属地:国有企业将职工档案托管到当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人才服务机构。 然后根据职工申请,调入现工作单位当地的人才机构。现单位出具就业证明材料,然后向就业部门所在就业地所在的公共服务机构申请开具调档函,将档案调入现在地。
当事人被国企辞退了,如果找到新单位的,可申请国企将档案转移至本人的新单位;如果暂时未找到新单位的,可依法去办理档案托管,在找到新单位后再进行转移。
-
国企辞职后个人档案怎么处理
从国企辞职档案的归处是国有企业将职工档案托管到当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人才服务机构。然后根据职工申请,调入现工作单位当地的人才机构。现单位出具就业证明材料,然后向就业部门所在就业地所在的公共服务机构申请开具调档函,将档案调入现在地。
2020.12.27 749 -
辞职了档案怎么处理
辞职后档案一般是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1、如果职工已经提前找好了下家,那么说明档案有了接收单位,可以直接将档案转移到新的单位,如果单位不能接收的话,可以存放在人才市场进行托管; 2、没有找好下一个单位的,一般都是直接将档案存放在人才市场进行托
2020.04.01 731 -
从国企辞职档案怎么办
从国企辞职档案的归处: 国有企业将职工档案托管到当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人才服务机构。 然后根据职工申请,调入现工作单位当地的人才机构。 现单位出具就业证明材料,然后向就业部门所在就业地所在的公共服务机构申请开具调档函,将档案调入现在地。
2020.04.30 176
-
国企辞职了档案怎么处理
国企辞职了档案归属地:国有企业将职工档案托管到当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人才服务机构。然后根据职工申请,调入现工作单位当地的人才机构。现单位出具就业证明材料,然后向就业部门所在就业地所在的公共服务机构
2022-05-30 15,340 -
国企辞职后档案该怎么处理
国有企业辞去档案所有权:国有企业将员工档案托管给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人才服务机构。然后根据员工的申请,转移到当地工作单位的人才机构。本单位出具就业证明材料,然后向就业部门所在地的公共服务机构申请出具
2021-12-29 15,340 -
国企辞职怎么处理档案?
1、从国企辞职后,档案肯定是无法放在原单位了,但是档案也不是个人随身带走的,只能把档案转入某地的劳动局和人才市场。 2、一般来说,是转入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当然,如果有些地方城市可以接收外地的档案转让也
2022-07-19 15,340 -
国企辞职后档案怎么处理
1、离职后,由公司出具解聘证明,新单位是国有属性的即可开具调挡函接收你的档案。2、民营单位工作的,私企一般不具备档案接管资格,人事档案需要托管在当地人才市场的。持原单位办理劳动关系解除证明,开调转函去
2022-03-12 15,340
-
01:28
离职后档案在自己手里怎么处理离职后档案在自己手里的处理如下: 1、离职后档案在自己手里密封完好,没有破损。如果档案是这种情况的,可以直接去工作所在地或者是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进行托管,需要带上报到证和身份证原件; 2、离职后档案在自己手里档案袋的封条已经拆封,需要
4,867 2022.05.11 -
00:56
企业辞退员工怎么补偿一般情况下,老板辞退职工需要给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具体要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赔偿金一般是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二倍来计算。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
5,069 2022.04.17 -
01:06
企业突然辞退员工应该怎样赔偿企业突然辞退员工的,应当给予经济补偿或赔偿,但只能择其一。只有在一些法定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才要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的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
1,7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