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精神损害赔偿金多少钱一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一般以受害方遭受财产上的实际损失为限,而对于离婚精神损失费赔偿金额,则要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规定确定。审理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法官对赔偿数额的评定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1)侵权情况。根据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过错程度和具体情节来确定赔偿数额。若侵权人的主观动机具有故意或恶意,侵权行为的手段、方式、场合、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不同,则应有不同的赔偿数额。同时,若受害人因对方的侵权行为,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较重,离婚后的社会评价降低,再婚比较困难及无生活来源的,则赔偿数额应适当提高。 (2)侵权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及管辖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根据案件所在地的生活水平,若侵权人的经济能力明显无法承受权利人的主张的,则赔偿数额应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减少,而对于诸如社会知名人士、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对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事人,则其赔偿的数额应相应提高。这样才能达到抚慰受害人及惩治过错方的目的,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按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精神损害赔偿一般不超过5万。离婚精神损失费的标准: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及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5、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影响。
人身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规定: 1.对于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八千元、六千元、四千元和两千元四个等级。 2.对于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五万元、四万元、三万元、两万元和一万元五个等级。
-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多少钱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最高并没有最高数额的规定,确定离婚损害赔偿金的数额时,应该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过错方实施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无过错方对离婚是否有可归责的过错。过错方的经济支付能力等。
2021.01.17 128 -
离婚诉讼精神损害赔偿金怎么算
离婚精神赔偿金额的确定方法,具体如下: 1、协商,确定离婚精神赔偿具体金额时,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法来处理; 2、起诉,夫妻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额,可以到其中一方居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还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使
2022.04.13 296 -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金
离婚时获得经济赔偿的条件有: 1、一方对离婚存在过错。 2、过错方实施了妨害婚姻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 3、另一方没有过错。 4、过错方的损害行为造成了损害结果。 5、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
2021.01.13 170
-
离婚赔偿精神损害金多少
赔偿的数额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确定: (1)对于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 (2)对于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 (3)对于侵害人身,没有造成死亡残疾后果的,应当赔偿精神抚慰
2022-12-13 15,340 -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金一般有多少
1.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最高需要根据过错方实施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2.无过错方对离婚是否有可归责的过错。过错方的经济支付能力等因素判断,并没有法律强制性规定。
2022-12-05 15,340 -
精神损害赔偿金一般是多少钱
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标准一般为元,根据伤残等级予以酌定
2022-10-10 15,340 -
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金多少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人心理状态不同,对受害人产生的精神损害程度亦不同。一般来说,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侵害使受害人产生的怨恨深,精神损害严重;一般或轻微过失对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则相对要轻,而且也易于
2022-06-01 15,340
-
01:03
精神病离婚赔偿多少钱一方患有精神病而离婚的,患病一方与正常一方都不需要赔偿对方任何费用,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法定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只存在于以下情形:1、过错一方与他人重婚。2、过错一方与他人同居。3、过错一方实施家庭暴力。4、过错一方有
982 2022.04.17 -
01:14
离婚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首先,离婚时,必须有一方存在法定的应当给付损害赔偿的过错,无过错方才可以请求赔偿。另我国婚姻法规定,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另外,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是以当事人
1,362 2021.04.25 -
01:06
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为: 1、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可以按照该地区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标准赔偿20年;如果受害人未满16周岁的,则按照每小一岁减一年的方式,最低不可少于5年的标准进行赔偿;如果受害人满60周岁以上的,则每
5,662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