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院判决生效后的罚款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法院判刑后的罚款,应该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罚金的缴纳方式是法院开一个罚金的票据,然后你拿着该票据到任意的法院指定银行都可以去交的,银行会给你个回执,你拿着这个回执给法院,并且保留一联以证明自己交了就可搜索以了。迟交的话有可能加收滞纳金或者强制缴纳。 二、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 2002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结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院判决还款的,债务人可以直接交给原告,写收据,也可以通过银行转账,原告提供转账信息。 我国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处理方式如下: 1.对于侦查机关冻结在金融机构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赃款赃物,判决生效后后,通知该金融机构上缴国库,将判决书送达有关财政机关。 2.对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依法不移送的,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由原审的人民法院通知查封、扣押、冻结机关上缴国库,同时将通知及判决书送达有关财政机关。 3.对赃物产生的利息,判决生效后由原审人民法院依照生效的法律文书进行处理。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一律没收,上缴国库。
-
法院判决合同无效后如何处理
法院判决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因该合同而取得的财产要返还给对方;如果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要折价补偿给对方;过错方还要承担损失赔偿责任;但各当事人都有过错的,各自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1.04.11 162 -
法院判决的罚款如何交
刑事案件交的一般是罚金而不是罚款,法院作出判决后,一般会开罚金的票据,当事人可持票据到法院指定的银行交纳。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2020.01.14 116 -
法院判决后对方不履行如何处理
法院判决后对方不履行,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申请强制执行一般需要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等)
2020.12.28 248
-
法院判决后罚款如何解决
一、法院判刑后的罚款,应该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罚金的缴纳方式是法院开一个罚金的票据,然后你拿着该票据到任意的法院指定银行都可以去交的,银行会给你个回执,你拿着这个回执给法院,并且保留一联以证明自己交了
2022-05-03 15,340 -
法院判刑后罚款如何处理
法院判刑后的罚款,也就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应当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2022-06-10 15,340 -
法院判决后的罚款怎么处理?
一、法院判刑后的罚款,应该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罚金的缴纳方式是法院开一个罚金的票据,然后你拿着该票据到任意的法院指定银行都可以去交的,银行会给你个回执,你拿着这个回执给法院,并且保留一联以证明自己交了
2022-04-25 15,340 -
法院判决后的罚款怎么处理
一、法院判刑后的罚款,应该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罚金的缴纳方式是法院开一个罚金的票据,然后你拿着该票据到任意的法院指定银行都可以去交的,银行会给你个回执,你拿着这个回执给法院,并且保留一联以证明自己交了
2022-03-26 15,340
-
00:57
法院判决罚金不交的后果
法院判决罚金不交的后果,具体如下: 1、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 2、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包括在判处的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的,应当追
5,763 2022.05.11 -
00:49
不合理的罚款如何处理
不合理的罚款,如果对处理有意见,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限制人身
1,879 2022.05.11 -
00:55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对法院判决不服的信访方式如下: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
13,207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