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同居生出的子女抚养权归属如何确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确定:对于男女双方非法同居期间所生子女由哪一方抚养的问题,最好由双方协商解决。在无法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到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利益及双方的具体情况予以判决。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由女方抚养;如果父方条件较好,母方也同意的,也可以交由父方抚养。当子女为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由哪一方抚养,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 同时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如下规定确定: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参照婚生子女的抚养权问题解决。 如果子女还处于哺乳期一般抚养权归女方;如果子女过了哺乳期,父母双方自行协商抚养权到底归谁,协商不能的法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根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判决抚养权归谁。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的归属问题: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
同居所生的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如何确定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属,由生父母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 一、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父亲一方抚养: (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
2022.07.14 75 -
同居关系下子女抚养权归属如何确定
同居关系下子女抚养权归属的确定方式:不满两周岁的,抚养权归属母亲。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权归属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1.01.08 112 -
如何确定子女抚养权的归属
子女的抚养权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来判决。具体判决的标准是: 法院均从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来判决子女具体归谁抚养。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1.02.12 159
-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如何确定?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性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
2021-01-21 15,340 -
如何确定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
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依照此条法条可以看出,法律对女实行平等对待的政策,非婚生子女同样享有受父母教育的权利。非婚生子女的抚养,可以由双方进行协商,
2022-09-17 15,340 -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属如何确定
首先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是享有相同权利的,在法律适用上也是相同的。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可以由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时,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对于未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抚养
2022-06-05 15,340 -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如何确定
虽然非婚生子女的出生往往是其父母不负责任的结果,但是孩子本身没有任何错误。因此,非婚生子女享有和婚生子女完全相同的权利,仍然是由亲生父母尽抚养义务。孩子跟随的一方(生父或生母)后来和他人结婚的,如果他
2022-04-20 15,340
-
01:19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如何确定首先,非婚生子女拥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参考离婚案件中婚生子女抚养权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父母离婚时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是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父方直接抚养:1、
950 2022.04.17 -
01:08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首先,非婚生子女拥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参考离婚案件中婚生子女抚养权的相关规定。根据相关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由母亲直接抚养,但是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父方直接抚养: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
2,266 2022.04.17 -
01:42
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如何子女抚养权归属,具体如下: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
2,32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