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到期之后如何办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债务已经到期的情况下,你可以要求对方立即归还欠款和利息,如果有因此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一并赔偿。民间借贷利息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约定利息不得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4倍。没有约定利息的,可以要求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息支付,对方同意即可。但如果对方不同意,那么实践中法院通常不会支持.对于欠款追讨有很多途径,比如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支付,协商是做好的办法.如果协商不成,你可以委托律师向对方发律师函。律师函可以对债务人起到催告和警示的作用,催促对方及时还款,承担违约责任等,比起司法途径要便捷许多,但律师函没有强制性,如果对方拒不归还,最终还是需要提起诉讼。如果找不到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公告送达缺席判决,你取得胜诉判决后可以向法院提供对方财产线索,如对方名下的车辆、房屋或存款等,申请强制执行,冻结拍卖上述财产,用来偿还你的债务。有欠条的可以使用欠条作为证据,没有欠条可以使用其他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电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能够证明欠款事实和欠款金额即可。债权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为2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人死之后债务的处理:债务人有继承人的,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共同债务共同承担。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因此婚前债务原则上属于个人债务,由债务人个人承担。
-
债务到期后抵押物如何处理?
债务到期后,如果债务人履行完债务,则抵押物应当返还给抵押人;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则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2021.03.25 216 -
债务到期后抵押物如何处理
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
2021.03.19 252 -
公司债务到期如何办理离婚
男女双方离婚的,公司的债务是这样处理的:一般来说,公司的债务跟男女双方是没有关系的,公司的债务是由公司承担的,除非公司是属于一人有限公司,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那么在离婚时,应当用股东的个人财产进行偿还。
2021.01.04 148
-
债务人去世之后债务如何处理?
债务人死亡后,如果留有遗产,应首先将债务人的遗产用于清偿债务。如果遗产已经发生继承,则由各继承人在自己继承的遗产份额内承担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如果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继承人可以自愿偿还,不愿偿还的
2022-07-01 15,340 -
离婚之后债务如何处理
、一方非为共同生活所需而负担的债务,原则上应由其个人财产偿还。除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列出的几项有关个人债务的认定外,我们还应结合本法第十八条的个人
2022-03-29 15,340 -
离婚之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
一、关于小孩抚养权问题。 1、是看小孩由谁抚养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2、是小孩十岁离婚时可以征求小孩的意见看他愿意跟谁。 3、是经济条件谁更有利于抚养小孩。 综合以上撒个条件来确定小孩的抚养权。
2022-04-28 15,340 -
债务到期后如何追偿
债务已经到期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要求对方立即归还欠款和利息,如果有因此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一并赔偿。 民间借贷利息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约定利息不得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4倍。没有约定利
2022-03-21 15,340
-
01:06
离婚诉讼期间债务如何处理
离婚诉讼期间共同债务共同偿还,个人债务个人负责偿还。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所负的债务,夫妻一方事后追认所负担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所负的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属于配偶一方的个人债务,在离婚后由一方偿还,与另一
502 2022.07.02 -
01:03
取保候审到期后该如何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因此,取保候审到期后,人
1,7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