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离职协议没走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劳动者是被用人单位无故辞退的,虽然办理了离职手续,只要是在一年之内,并且劳动者本人没有写辞职书的前提下,都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赔偿金的。 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分以下三种情况,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而没有支付给你的,可以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用人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支付任何经济补偿的,你没有过错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你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个月的本人工资。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你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个月本人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你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来说签订离职协议说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了合意是不支持劳动仲裁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协议约定支付应有的经济补偿金或者工资以及相关待遇,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只要在一年的仲裁时效内,那么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签了离职和解协议还可以去劳动仲裁申请赔偿。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签了离职协议还可以劳动仲裁吗
可以。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要一次性结清劳动者工资,如果不结清工资的,劳动者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
2020.04.29 186 -
没离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可以。权力被侵犯,所以无论是否辞职都可以申请仲裁,还可以要求加班补偿,补发所有的保险等。如果没有签订合同还在公司上班,还可以要求二倍的工资待遇。
2020.12.18 436 -
没有离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公司违法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侵犯员工权益的,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维权很正常,劳动仲裁受理案件与员工是否离无关,申请劳动仲裁,继续在这个单位做下去,很难和公司维持良好的关系。
2020.02.14 473
-
已经签了劳动关系离职协议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签了离职和解协议还可以去劳动仲裁申请赔偿。如果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虽然可以申请仲裁,但仲裁会面临败诉的结果。即程序上的权利还是有的,
2022-04-21 15,340 -
离职后一直没有申请劳动仲裁,可以申请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吗
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是起计算。也就是说,您在办理离职后申请仲裁是没有问题的。 根据《中华人
2022-03-22 15,340 -
离职没签劳动合同可以申请仲裁吗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只要持有能够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材料,在劳动关系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向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以解决纠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
2022-08-23 15,340 -
离职后一直没有申请劳动仲裁,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吗?
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是起计算。也就是说,您在办理离职后申请仲裁是没有问题的。 根据《中华人
2022-03-25 15,340
-
00:51
哪些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如下: 1、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争议; 2、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是否合法合理发生的争议; 3、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费用是否合理而发生的争议。 当事人可以提出书面申诉,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审查其申诉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并
1,192 2022.09.09 -
01:53
申请劳动仲裁流程怎么走申请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
1,363 2022.11.21 -
00:55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间的规定如下: 1、对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仲裁时效是相对比较短的,劳动争议发生一年之内,这是一般时效。但是也有特殊时效:比如欠薪加班工资,时效不受限。在劳动关系存
2,92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