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据和欠条没有载明债权人的能否上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第十六条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欠条和借条两者都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也都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欠条是由于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因其自身原因不能按时偿还而向债权人出具的债权凭证。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法律规定允许转让,且当事人之间未预定不能转让的,债权人可以转让该债权,但是转让前需要通知债务人,否则转让行为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
请问没有欠条和借据能起诉吗?
可以的,一般来说,没有借条很难证明双方存在债务关系,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法院是不会受理案件的。债权人如果没有借条,可以提供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证明债务关系的存在。
2021.03.18 120 -
没有欠条的欠款能否起诉
没有欠条的欠款也是可以起诉的,但是需要有其他证据证明有欠款发生。 具体的证据如:录音录像、证人证言、双方的通话记录等等。 我国法律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
2020.07.20 316 -
没有债权人名字的欠条是否有效
没有债权人名字的欠条,如果具备下列要件的,仍然有效,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或订立新的借款合同: 1、合同当事人具备缔约能力; 2、当事人协商一致,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根据2021年实施
2021.01.16 154
-
借条上没有载明债权人,能否主张债权
完全可以作为证据主张债权。借条作为债权凭证,具有借款合同的特征。借条上一般均载明借贷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债权人和债务人(主体)、借款数额(客体)及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和债务人负担的义务(
2022-05-09 15,340 -
持有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的,应如何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
2022-03-08 15,340 -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资格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
2022-04-03 15,340 -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资格的,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
2022-04-01 15,340
-
01:00
能用欠条起诉欠债不还的人吗
有借条的可以依法起诉债务人。债权人依法享有债权,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起诉的方式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交起诉状、借条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对于债权凭证上未记载债权人的,债权人以该债权
1,391 2022.04.15 -
01:30
欠钱没有欠条能起诉吗
向人民法院起诉以及想要获得胜诉结果,最主要的是要有证据,关键是要有证明借款关系真实存在的证据,而欠条只是证明借款关系真实存在的证据种类之一,当其他证据同样能够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也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
2,402 2022.04.17 -
01:02
别人欠钱没有借条能起诉吗
别人欠钱没有借条能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原告适格;2、有明确的被告;3、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借款合同纠
463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