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后不工作能得到补偿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鉴定下来了。不离职还有赔偿。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享受以下赔偿待遇: 医疗费用:根据医疗机构的发票确定。 停工留薪期工资:期间按原工资福利支付。原工资指的是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住院期间护理费和伙食补助费:前提:住院;根据当地标准确定。 交通费和食宿费:前提:在筹地区以外就医,根据实际产生的费用及票据确定。 生活护理费:前提: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构成生活自理障碍等级。 辅助器具费:前提: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安装。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需根据具体伤残等级确定。 (1)构成一至四级伤残:应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按月领取伤残津贴。不解除劳动关系。 (2)构成五六级伤残: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可享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前提:构成五至十级伤残。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申请工伤鉴定后,如果劳动者取得了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一般经社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就能得到赔偿。而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一方可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费用单据等去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赔偿。
工伤伤残鉴定后大约十五天能得到赔偿。劳动者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后被认定为构成伤残的,若是任何一方有对鉴定结论不认可的,自从收到初次鉴定结论之日15天之内,可以向上一级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进行鉴定。
-
工伤伤残鉴定后多久能得到赔偿
劳动者在劳动能力鉴定后被认定构成伤残的,如果任何一方对鉴定结论不认可,自收到初次鉴定结论之日15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如果双方对鉴定结果没有异议,未申请再次鉴定,或者双方收到了再次鉴定的最终鉴定结论。那么用人单位
2020.07.01 188 -
延时工作能得到补偿吗
延时工作应获补偿。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五十的工资报酬。
2020.10.14 90 -
工伤鉴定伤残后多久能拿到补偿
工伤鉴定伤残后多久能拿到补偿 时间不固定。工伤鉴定的时间确定,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一般是自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材料递交之日起60日内有结果,特殊情况可后延30日,也就是最迟90日内会有结果。但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多久能拿到补偿无相关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
2020.04.03 223
-
工伤鉴定不上等级能得到补偿吗
员工工伤,在工伤鉴定结果没有下达之前是无法计算工伤伤残赔偿的,员工本人辞职暂时无法获得伤残等级的赔偿。但是其他工伤待遇员工是可以提前享受的。 工伤待遇主要包含治疗费、住院期间生活费、陪护费、工伤期间工
2022-08-29 15,340 -
工伤鉴定后几年不在单位工作也能得到赔偿吗
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的,享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
2022-10-18 15,340 -
工伤鉴定后离职能得到赔偿吗
要做劳动能力鉴定,等伤残等级确定后,才能享受相关的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
2022-03-17 15,340 -
工伤鉴定后亲属能得到赔偿吗
伤残等级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结果为准。根据经验,您亲属该情况有可能评上伤残等级9级。确定伤残等级后工伤赔偿款根据医疗情况、伤残等级以及工资收入等因素确定。我所办理了大量此类案件,对这类案件很专业,
2022-03-19 15,340
-
01:25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辞退要补偿吗
不能胜任工作是因为客观上他不适合,表现为劳动者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但主观上没有过失。所以被辞退的话是可以拿到经济补偿金的,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
6,330 2022.04.15 -
01:14
工伤十级伤残能得到哪些赔偿
工伤十级伤残,劳动者可以得到以下的赔偿:首先,劳动者可以得到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来说,被认定为十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得到相当于七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其次,劳动者还可以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3,314 2022.04.15 -
00:52
没工作离婚能得到孩子抚养权吗
离婚的时候往往男女双方都为了孩子的抚养权争得不可开交,没有工作的一方离婚也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但是是否能够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是要看孩子跟着哪一方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生活。在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时候,要向法院证明自身的抚养优势,比如教育情况,
67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