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监护人的监护职责有: 1、保护被监护人的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提起民事诉讼; 5、管理和教育被监护人; 6、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别人发生争议时,代表提出诉讼。 监护职责
《民法典》规定关于监护的设立方式有法定监护、指定监护以及意定监护。父母是未成年子女当然的监护人,若是父母没有出现不能监护的情形,就必须进行监护。法定监护人具体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
离婚案件变更抚养权的条件一般有以下几种: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3)已满八周岁的子女,
孩子成年后一般是没有监护人的,因为孩子成年之后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监护关系终止。如果孩子成年后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仍然有监护人。
孩子成年后一般没有监护人了。但如果其成年后,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仍然需要被监护的,应当由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等按照顺序担任监护人。
监护人动孩子的财产合法,但是监护人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必须是为被监护人获利的才可以,因为《民法典》规定,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有下列情形的可以改变孩子的监护权: (1)与孩子同居的一方因严重疾病或残疾无法继续抚养孩子的; (2)与孩子同居的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虐待孩子的行为,或与孩子同居确实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8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意与另一方同居,
没有抚养权并不意味着没有监护权,两者意义不同。在我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中,父亲和母亲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他们每个人都必须履行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监护权不会因离婚而丧失,但是未获得监护权
离婚过后想要复婚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双方协商一致,都愿意复婚。复婚登记的程序和第一次结婚登记的程序是一样的,但是需要带上之前的离婚证明,因为需要证明自己是离异状态。
必须有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抚养孩子的健康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的条件才可以拿到孩子的抚养权。主要体现在: 1、教育程度高、经济条件好、跟孩子感情好、从小跟随一方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时间多 2、绝育,对方有严重疾病、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犯罪被劳动
离婚后生的孩子上户口的条件如下: (1)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孩子的户口就跟谁走; (2)如果小孩未满18周岁,需要父母代为办理户口的迁移; (3)如果小孩满18周岁,可由他自己办理户口的迁移; (4)年满18周岁可单独立户,持身份证、户
离婚后抚养权再次争夺的条件如下: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