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1、法院会通知的,判决书拿到后,有十天的上诉期,如果不上诉,法院会出一份执行通知书让到司法行政机关接受考察,也就是社区矫正。 2、拿到判决书,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相关监管手续。并将回执单送交法院(正规应为派出所送交)在缓刑期间,积极配合
宣告缓刑的案底不能消除,案底是永久保存的。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移交检察院的案子一般要经过1个月的时间才会有是否予以起诉的结果,如果案件重大、复杂的,则可以延长15日。对于认罪认罚依法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检察院则应在1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起诉的决定;如果是可能判处1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延长至15日。
宣告缓刑的案底不能消除,案底是永久保存的。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般四个月左右。 一、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一个月。 二、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是否移送起诉,最长可以延长半个月。 三、人民法院审理对于起诉的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
缓刑严管期多久变普管,是由矫正小组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的,没有具体的时间。手续是司法所办理的,不是缓刑人员办理的应当经矫正小组集体研究,并报司法所负责人批准。
不能少于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已相继公布,并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
刑事案件三到四个月才能判下来。一般的刑事案件从刑事拘留到法院判决,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流窜作案、团伙犯罪的,时间会更长。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重大复杂案件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在规定期限届满,仍然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传销普通人员治安拘留的抓了最长15天出来,刑事拘留的抓了最长37天出来。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
我国的减刑制度最多可以少做一年。也就是最快一年就会出来。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服刑期间悔罪态度好,认真遵守监规、接受劳动、教育改造,或是有立功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