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医疗纠纷诉讼条件是: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应当起诉其就诊的医疗机构,因为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即使患者只起诉医生,法院也应当追加医疗机构作为共同被告,医疗机构必须参与诉讼。但是医疗机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医疗主管部门报告;医疗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及时了解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 2
与小诊所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双方进行协商处理,签订协议书。 2、提出书面申请到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3、申请进行仲裁。 4、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发生医疗事故想要求赔偿,应做好以下工作:1.先请有关部门做医疗事故鉴定,确定医疗事故等级。2.明确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3.明确医疗过失损害后果与患者身体状况之间的关系。4.明确医疗事故的赔偿项目:医疗费、误工费、伙食
医疗事故是民事诉讼。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医疗事故纠纷多为身体损害纠纷,诉讼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区别如下: 1、主体不同:医疗纠纷发生在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和患者之间的;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 2、医疗事故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