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9
法律不允许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断绝关系,所以即使父母与子女断绝关系了,仍需要赡养父母。但如果是养子女与养父母通过合法的程序解除收养关系了,则养子女不需要再赡养养父母了,因为他们之间的拟制血亲关系已经解除。
父母不尽抚养义务的话,其子女也是有赡养义务的。赡养义务是法定的义务,不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影响,具体而言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儿女都有义务赡养父母。而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对
不服判决可以上诉。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1、收入状况。如果一方收入高,有充分的经济实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获得抚养权的几率较高。 2、居住条件。比如离学校较近,小区配套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那么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3、文化程度。受过高等教育的一方更利于
过去的赡养费能追讨。赡养费用是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所以被赡养人是有权追讨过去没有给付的赡养费用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被赡养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需要由监护人代理进行诉讼。
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人并不是可以多分遗产。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有继承人中,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才可以多分。对于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除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到主要扶养义务外,一般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无期徒刑如果减刑后最少服刑期限不能少于十三年,如果适用假释的也至少服刑十三年以上才可以办理假释。所以无期徒刑最少要服刑十三年,如果不能适用假释或减刑的,则需要一辈子服刑。 《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刑事案件判决书送达的时间为法院审理案件的时间,而刑事案件的判决时间分为一审和二审:1、一审的审判时间为2个月,特殊情况下,审判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过上一级法院的批准,审判时间为6个月;2、二审的审判
新个税赡养人是不可以填自己的婆婆的,赡养公婆的费用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家属一般在法院判完刑以后的一个月之内才能进行探望,具体要以执行监狱通知的时间为准。在收监以后的5天之内一般会告知家属服刑的地点,通知书上也会有家属探视罪犯的一系列事项,比如需要携带的有效证明材料,每次探视的时间。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经过审批的,可以离开本市不得超过一个月。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