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4
民诉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证据有效,但要求证人是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且经人民法院许可。根据法律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作证,申请以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中应当载明不能出庭的具体原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了审理,并根据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
确定民事诉讼法中经常居住地主要是依据: 1、在当地派出所开具的暂住证明; 2、当地社区居委会提供的证明,出具证明信即可; 3、被告所在单位的工作年限证明。
民事诉讼法开庭方式有: 1、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开庭审理是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阶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2、适用
民事诉讼参加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的参与民事诉讼并在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负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依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
1、债权的请求权。 2、物权请求权。 3、占有保护请求权。 4、人格权和身分权上的请求权。 5、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 6、继承权上的请求权。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
刑事诉讼法中的公民是指被害人和被告(犯罪嫌疑人),各自的权利具体如下: 一、被害人: 1、有权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有控告犯罪的权利; 3、有权参加法庭审理,行使陈述权、辩论权,有向证人、鉴定人、被告人发问的权利; 4、有权申请
1、民事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法律确认的权利主体对人或物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内容为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民事义务的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必然引起争议,发生纠纷,当一方当事人把它诉诸司法解决,就成了民事诉讼。而民事诉
民事诉讼法需要的材料如下:1、起诉状。起诉状正本和副本均必须提供原件,原告为个人的必须亲笔在具状人一栏中签名,原告为单位的,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包括下列证据:证明原告诉权的证据,证明原、
民事诉讼调解的方法有:台阶式调解法、阶段式调解法、内、外式调解法、攻心式调解法、疏导式调解法。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