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法院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裁定驳回民事起诉:被告不明确;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以及双方书面仲裁协议中约定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情况等。
通常情况下,裁定驳回的情形有以下九种: 1、主体不适格; 2、被告不明确; 3、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不够具体; 4、不在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内; 5、受理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或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 6、有仲裁协议的; 7、属于劳动争议的;
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有: 1、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根据的; 2、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的; 3、原告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
驳回起诉的情形主要包括: 1、主体不适格; 2、被告不明确; 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5、受案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 6、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双方当事人所争议的是劳
驳回起诉的情形主要包括:1、主体不适格;2、被告不明确;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5、受案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6、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双方当事人所争议的是劳动争议,依据
刑诉法规定的不诉讼的情形有: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4、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1、主体不适格 2、被告不明确 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5、受案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 6、有仲裁协议的
裁定驳回起诉的几种情形 1、主体不适格; 2、被告不明确; 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5、受案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 6、有仲裁协议的; 7、属于劳动争议的; 8、离婚及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法律含义是人民法院认为原告请求的内容没有事实依据或者没有法律依据而作出的对其请求不予支持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受案后,通过开庭审理,依据查清的法律事实,对当事人实体权利的一种否定评价。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胜诉权。《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
1、适用法律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程序法;而驳回诉讼请求既可适用程序法,又可适用实体法。 2、适用的诉讼主体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的诉讼主体是单一的;而驳回诉讼请求适用的主体是多元的。 3、采用的裁判形式不同。驳回起诉应当采用裁定形式;驳回诉讼请求
驳回起诉和驳回诉讼请求的区别: 1、适用法律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程序法;驳回诉讼请求既可适用程序法又可适用实体法; 2、用的诉讼主体不同。驳回起诉讼主体只能诉针对原告的起诉;驳回诉讼请求诉讼主体可以针对原告的起诉,也可以针对被告的诉讼请求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