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6
醉驾免除不了行政处罚,相反,醉驾将会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双重处罚。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同时,我国《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要是醉驾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话,可以不认为构成犯罪或者免于刑事处罚。而除了刑事责任外,对于醉酒驾驶的行为,还需要承担行政方面的责任,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应当经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后吊销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并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醉酒驾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醉酒属于违反刑法的行为,应当进行刑事处罚,不应进行行政处罚。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
《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
酒驾是严重的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饮酒后驾驶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给予行政处罚;醉酒后驾驶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和不起诉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性质不同醉驾免予刑事处罚是针对的对象是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不起诉的对象则包括不构成犯罪、指控犯罪证据不足或存疑、犯罪情节轻微
行政处罚法的主体是:享有立法权并经法律明文规定,或者授权的国家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一般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行政执法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包括行政机关和行
醉驾与酒驾的主要处罚区别在于,一个是刑事处罚,一个是行政处罚。换句话说,被认定为醉驾的行为人需要接受刑法规定的处罚;被认定为酒驾的行为人,一般情况下需要接受行政法规规定的处罚。在这种情况下,被认定为醉驾的行为人就会留有案底,而被认定为酒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有以下三类: 1、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必须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权按授权的范围实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