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1
起诉需要的材料如下:起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等。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员工辞职公司不批,员工离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可以解除合同。如果是在试用期的,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缴纳社保、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解除
如果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里明确规定过不服从工作安排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前提是,该工作安排不属于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否则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1、当事人向仲裁委提供证据,应当提供证据原件及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复印件。当事人提供视听资料证据的,应当提交两份拷贝件和两份完整的书面对话记录。 2、当事人应当对提供的证据逐一分类编号,并填写《证据材料清单》。 证据原件和复印件经仲裁委核对后,
除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其他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仲裁可以开庭几次,并没有法律具体规定。一般只有一次,但如果因法定原因影响,则会延迟开庭时间。此外,如果申请人或被申请人有事无法按期到庭参加审理,可以提前向仲裁委申请延期开庭,不过需要有正当理由。
可以起诉。但是对劳动仲裁裁决不能上诉,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法律的规定,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劳动仲裁是终裁裁决的,当事人是不能提起上诉的,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裁决作出后,在以下期限向人民法院起诉: 1、对终局裁决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对终局裁决不服的,劳动者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
劳动仲裁胜诉后,劳动者可以携带生效的裁决书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费,对方承担;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