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员工知道团伙从事的行为属于诈骗仍然积极接受安排从事犯罪行为,属于共同犯罪,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可能被认定为从犯,因而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员工不知道团伙从事的行为属于诈骗,一般员工不构成犯罪,不与团伙主要成
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3.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
根据诈骗金额判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这里的2千以上是包括2千的,不过不同的地区,数额规定应该有所不同)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
团伙诈骗不按个人所得判刑,应当以诈骗总额定罪量刑。团伙诈骗构成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团伙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犯罪者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在团伙诈骗中,犯罪分子为主犯的,应当按照其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是从犯的,应当从
团伙诈骗犯罪是一种犯罪形态,是指两人(含两人)以上共同故意诈骗犯罪。团伙犯罪的性质属于恶劣情节型,法律上一般会从重处罚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什么是团伙诈骗罪极
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骗行为,骗取对方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合同诈骗罪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首先,这两个罪名之间是一般与特别的关系,
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
对于团伙诈骗能否适用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团伙诈骗具体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来进行考虑。当然,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团伙诈骗行为,但是满足了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则可以被取保候审。 具体地来看,《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