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1
刑事拘留最长期限37天。37天之后,如果证据不足不能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应当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如果过了这37天还能取保候审。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刑事案件过了37天还能取保候审,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刑事拘留37天之后,如果证据不足不能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应当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如果满足取保候审任一法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可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关在看守所办了取保候审,37天了还没有放人,应该是案件还处于侦查阶段。根据保释法的规定,警察必须在保释期间收集证据以进行指控,否则只能将嫌疑人释放,为了打击犯罪,警察必须加快工作节奏,提高效率,而效率对刑事诉讼又有莫大的意义。
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在这期间不逮捕的会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放人。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
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根据公安部《规定》第110条规定,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
1.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罚处罚。关键要看取保候审期满后,法院作出有罪还是无罪判决,如果判处有罪就有案底,如果判处无罪就没有案底。 2.《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
取保候审与判决结果没有直接关系。从司法实践来看,只有罪轻的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争取缓刑的机会就大一点,但不是必然,几率多少是不好说的。 缓刑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
犯罪嫌疑人被拘留37天后才能申请取保候审,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这里所说的被拘留37天,实际上是指刑事拘留的一般最长期限。对于一般的刑事案件,最多拘留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的期限可以延长至37天。但
刑事拘留37日之后,公安机关不一定会放人。如果经过人民检察院的审查,认为应当对被拘留的行为人执行逮捕的话,行为人就会被予以逮捕。如果经过人民检察院的审查,认为被拘留的行为人不应当作出逮捕的话,就会立即释放行为人。 需要注意的是,刑事拘留之后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可以取保候审,但其还应当具有以下情形之一:1、因身体患有严重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孩子的妇女,对其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危险的;2、判处的刑罚可能是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3、判处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