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4
用人单位不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也是可以缴纳社保的。缴纳社保是以实际劳动关系为要件的。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当依法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并及时缴费。没有劳动合同不影响办理社保。
未缴纳社保一般而言是可以据此终止劳动合同的。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行使单方面的劳动合同解除权,并可要求用人单位依法补缴社会保险费。
双方签订劳务合同的,接受劳务的一方可以不给另一方缴纳社保。但如果双方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则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的三十日内必须要给劳动者缴纳社保费用。
办理社保不需要劳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可以交社保。一般是在入职三十天之内,用人单位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需要在办理手续后,要拿到离职证明、社保手册、医疗保险缴纳单,然后,先到劳动局办理失业证注册失业;才能到人社局办理社保转接,就可以自己缴纳社保费用。解除劳动合同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配合办理档案社保等迁移手续,有新工作单位
不交社保好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此时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工作一年一个月的标准。
用人单位未交社保且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解除劳动合同后个人未在用人单位就业的,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
不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缴纳社会保险。只要劳动关系存在,企业就要履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义务。不积极履行的,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劳动者找到新用人单位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未找到工作的,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但只能缴纳医疗保险费和养老保险费。
有效。一般情况下,只要劳动合同合法,双方签字确认,即使不买社保,也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并且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