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4
污染环境罪,从犯罪构成上属于行为犯罪,从犯罪类型上来看具有危险犯罪和妨碍社会管理的属性。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污染环境罪的处罚如下: 1、自然人犯此罪的,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若是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甲醛:强烈刺眼无色气体,释放时间长达15年。有致癌作用。 2、苯系物:特殊芳香气味,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轻度污染可以导致头昏、失眠、精神萎靡等神经衰弱样症状;长期接触低剂量的苯系物可以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时将导致白血病。 3
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对象要件,放射性废物主要包括放射性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2、客观上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
污染环境罪有四个构成要件,分别是: 1、客体为侵犯了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 2、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3、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环境污染的构成要件应有: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如果是过失造成的,就不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
环境污染侵权是指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所谓免责事由,是指行为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环境污染危害,但是由于存在不可归责的理由,法律规定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由于免责条件实际上界定了行为人承担环境侵权民
环境污染侵权的性质特征是:主体的不平等性、不特定性。侵害过程的间接性、复合性。损害结果的持续性、潜伏性。环境污染侵权是通过“环境”这一中介物,对生存于其中的人或物等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
环境污染侵权的免责事由主要有受害人的过错、受害人故意、第三人行为、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只要其中具备上述条件之一,侵权人就可以免予承担环境污染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