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合理地实施行政处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通过公开举行由有关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的程序。
信访听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制度,对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信访听证有利于信访人与信访事项办理机关的交流和沟通。实行信访听证,为信访群众和信访事项办理机关搭建了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当事双方均有
法院对申请再审的案件召开听证会进行审查,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听证的目的,是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以便确定案件是否存在错误,是否应当再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有关行政决定之前,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行政机关在作出一项行政决定之前,应当给予行政相对人参与并发表意见的机会;或者在行政机关的决定对行政相对人有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不能片面认定
行政处罚听证适用的范围是: 听证申请人必须是公安机关拟对其作出下列行政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1、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的违反边防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个人处以6000元以上罚款的 2、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
(1)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只限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等。 这类行政处罚对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将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因此,通过听证程序作出这一方面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确保行政处罚决定合法性的正确率,避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如下: 1、听证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公安机关听证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向发出听证告知书的公安机关的法制办公室书面提出听证要求; 2、听证申请人以邮寄挂号信方式提出听证要求的,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准; 3、听证申请人直接送达听证申请的
听证可以理解为立法机关为保障法律、法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行政机关为实施行政决定公开听取公众意见和质询。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
听证程序是:行政机关在作出有关行政决定之前,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行政机关在作出一项行政决定之前,应当给予行政相对人参与并发表意见的机会,在行政机关的决定对行政相对人有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不能片面认定事实
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有关行政决定之前,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行政机关在作出一项行政决定之前,应当给予行政相对人参与并发表意见的机会;或者在行政机关的决定对行政相对人有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不能片面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