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8
当事人不可以变更合同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
合同中的情况变更即情势变更。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或者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有三种: 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变更集体劳动合同的条件是: (1)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 (2)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3)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 (4)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
合同变更是指当事人约定的合同内容的变更和变更,即权利义务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变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的变更和合同主体的变更。前者是指当事人不变、合同权利义务变更的现象。首先,合同变更只是合同内容的变更,合同当事人
合同付款方式发生变更一般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且订立补充协议。变更后,合同变更部分取代被变更部分,原合同未变更部分仍然继续有效。已经履行的债务不因合同的变更而发生改变。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
当事人想要更改房屋租赁合同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是房屋租赁期间,经租赁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房屋租赁合同。 二是房屋租赁期间,租赁当事人死亡的,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出租人死亡或者依法终止的,由房屋所有权的继承人或者继受人继续履行租赁
定作人中途变更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同时,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保险合同的主体变更主要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变更。虽然保险人也是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变更。在保险单主体变更的场合,由于保险标的不变,故通常称之为保险合同的转移,习惯上叫作保险单的转移。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其主体变更通常
合同可变更的情形如下: 1、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其合同; 2、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3、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4、因欺诈订立的合同; 5、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6、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当合同履行中遇到情
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定情形有: (1)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双方协商一致的; (2)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的; (3)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完全履行的。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