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当事人身体不好的,可以参照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来中止诉讼,若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中止诉讼,法院审查后,认为确有必要中止诉讼的才会裁定中止。
我国《刑事诉讼法》实行立案登记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说人民法院应当将公民提起的所有行政案件的起诉书都应当接收,如果当场能够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即予以立案,如果不能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接收公民的起诉状,并给公民出具注明日期的起
《行政诉讼法》规定双方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并且在行政诉讼中有权围绕双方认定的事实和理由展开辩论。因此,行政诉讼中应当充分陈述自己的意见,提出相应的证据,佐证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得人民法院支持自身的诉讼请求。
怎样选择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当事人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第二,只选择行政复议;第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中的诉讼中止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
当事人应做好下列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 1、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 2、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 3、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 4、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 5、配合人民法院做好开庭审理工作等。
行政复议已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加以严格、明确的规定,形成了法定的程序。行政申诉程序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规范性文件来调整。与行政复议相比较,在受理、裁决等程序方面更为灵活。在处理时限上,对
提起拆迁行政诉讼的流程如下: 1、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人应当在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起诉。起诉书载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的起诉状交由人民法院以供审查; 2、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行政诉讼流程为: 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被告在规定日期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在受案范围内的案件予以立案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