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1
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是: 1、债务承担必须经过债权人同意,否则不生效; 2、第三人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移转达成合意; 3、债务应具有可移转性。
我国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在客体上,单位犯罪表现为破坏我国的相关秩序,一般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情况来界定;2、客观方面表现为相关单位实施了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3、单位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仅包括相关单位,如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抢劫罪中的构成要件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为年满14周岁并具有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犯罪主体,即自然人或单位;犯罪客体,即指某种刑法保护的法益;主观要件,即故意或过失;客观要件,即行为人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
介绍贿赂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内容: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管理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实施沟通、撮合,促使行贿与受贿得以实现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徇私枉法的四个构成要件: 1、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2、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后果: 1.在不当得利之债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与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他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的不同; 3.不
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 1、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不同而
不当得利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不当得利人应当及时返还不当得利; 2、遭受损失的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3、不当得利拒不返还的,可构成侵占罪等。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法律依据为:不当得利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行为人的不当得利行为一般是不涉及刑事责任的。不当得利是民事方面的情形,一般不会触犯刑法,受害人可以以返还不当得利为由诉讼至法院,要求对方返还财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不当得利的诉讼期限为三年。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当得利之债的基本内容便是受损人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