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3
遭遇价格欺诈消费者应搜集证据维权《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
消费者若有被商家价格欺诈的情形,可以获得其所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的赔偿。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若该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则为五百元。
价格欺诈的行为: 一、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标价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一)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
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了,经营者不可以用虚假或者容易使消费者误导的价格手段来进行营销,诱导消费者与之进行交易;第二,《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也有规定价格欺诈的几种行为。如虚构降价、虚假优惠诱骗消费者购买。有
价格欺诈赔偿费用是: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当事人与他人所产生的人格权纠纷种类一般包括: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等。 2、姓名权纠纷。 3、肖像权纠纷。 4、名誉权纠纷。 5、荣誉权纠纷。 6、隐私权纠纷。 7、婚姻自主权纠纷
校园欺凌的五种行为有: (1)身体欺凌。直接攻击学生的身体,给其他同学的身体造成伤害; (2)语言欺凌。使用恶意的言语、语言威胁、恐吓、传播谣言和错误的信息等; (3)社交欺凌。对受害人并不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攻击,而是通过联合其他同学,有组织
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包括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
价格欺诈的法律后果是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中介价格欺诈的情形有:对交易当事人隐瞒真实的房屋交易信息,低价收进高价卖(租)出房屋赚取差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与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串通捂盘惜售、炒卖房号,操纵市场价格等。
价格欺诈投诉需要的证据材料有: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价格垄断的表现形式有:强制限制转售价格;通过协议串通操纵价格;实行价格倾销,排斥、损害竞争对手;牟取暴利凭借市场主导地位;通过回扣等手段变相降价使商品销售价格低于商品成本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