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4
构成敲诈勒索罪的行为如下: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采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敲诈勒索财物,敲诈勒索行为与他人交付财物之间,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情况: 一、行为人要求被害人必须在指定的时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产的所有人和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威胁勒索公私财产的行为。敲诈勒索罪需要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上必须为直接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他人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二、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三、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被害人公私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敲诈勒索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实施敲诈勒索行为涉嫌敲诈勒索罪,涉案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
敲诈勒索行为分为:1、恐吓手段。包括明示、暗示,语言、文字、手势、动作,直接告知或者第三者转达,利用自己曾经犯罪的经历、从事特定职业、担任某种职务等身份威胁。2、恐吓内容。以恶害相通告,以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即使对方清楚不交付财物就会招致恶
敲诈勒索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是否达到了立案标准,敲诈勒索行为是可以用行政处罚来处理的也可以用刑法来处罚,但敲诈罪在我国刑法条文中暂时还没有规定。
敲诈勒索需要下列证据: 1、保留含有敲诈勒索内容的图像以及语音信息; 2、寻找知情人,让其提供证人证言; 3、被害人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5、对伤害部位要及时拍照,保留照片和致伤工具等; 6、勘验、检查笔录; 7、视听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主要是: 1、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2、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
一、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因此敲诈勒索未遂构成犯罪,是未遂犯。对于未遂犯的判决,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与犯罪预备相区别;其次,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