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5
首先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持有他人财物的人员。其次,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的犯罪的客观表现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的判刑为: 1、犯此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规定如下:犯此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法律对职务侵占的处罚规定是: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该罪有两个档次的量刑幅度,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来确定。
职务侵占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不是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侵占罪是指刑法第四章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特别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包括保险公司人员,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
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职务侵占罪的数额起点是贪污或者受贿数额的五倍,根据司法解释,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贪污或者受贿数额“数额较大”,所以职务侵占的数额巨大标准为:15万到100万。18万属于数额较大的情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产全部或部分非法占为己有财产,且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有自首退赃得到情况,可能在5年左右,但是判缓机会不大,企业或者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利用职务上便利,私自将本单位的
1、职务侵占罪应直接向法院起诉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侦查,符合起诉条件的移送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 2、提起自诉应当提交刑事自诉状,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 3、员工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是需要赔偿的,还需要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比较大的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涉嫌职务侵占罪的,应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因为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不能进行刑事自诉。公安机关认为存在犯罪事实的,会进行立案侦查。之后移交给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 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
2000元还没有达到立案标准,暂时不涉及判刑问题,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要求退赔。根据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数额标准依照贪污、受贿罪立案数额标准的2倍、5倍来确定,即职务侵占数额达到了6万元的,就应该予以立案追诉。职务侵占数额达到6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