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8
刑法规定了贪污受贿的具体罪名和处罚标准,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使用、分割国有财产、公共财产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没收财物罪。二是提供、介绍、非法收受、索取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有关的
构成贪污罪的,应当适用的刑罚为: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贪污罪的利息是要追缴的。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一般应这样认定贪污罪的证据: 1、在犯罪客体方面,须证明侵犯了公共财物。 2、在犯罪客观方面,须证明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须证明犯罪嫌疑人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4、在犯罪主观方面,须证明犯罪
根据数额不同,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贪污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贪污罪的构成要素: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 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
贪污罪的数额标准:如果贪污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为数额较大;如果贪污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为数额巨大;如果贪污三百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贪污罪的主体包括这样几种类型: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准国家工作人中。这里又包括三种类型: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
贪污受贿犯罪分子缓刑的相关问题有下列问题:犯罪分子是否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是否较轻;是否有悔罪表现;是否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判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是否有重大不良影响。
认定贪污罪的共犯如下: 1、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人(含二人)以上; 2、行为人共同实施了非法占有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行为; 3、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贪污的故意。 处罚是: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共同贪污罪的数额确定如下,情节较重的,是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并且贪污的是救灾、抢险、防洪、优待、扶贫、移民、救灾、防疫、社会捐赠等具体财物。情节严重的是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并且已经因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到党纪政
共同贪污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贪污的数额和情节的轻重进行的,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贪污犯的共犯指的是和主犯一起进行贪污犯罪。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犯中的罪犯分主犯和从犯,从犯是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共同犯罪人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道在共同实施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