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4
合同约定了违约金能要求赔偿损失。违约金的赔偿数额一般由双方在合同中协商约定,同时可以根据违约情形判断实际损失,最高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造成的损害比较大时违约金可以适当上浮。
合同没约定违约金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的,也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只是不能要求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而已。对于其违约所造成的包括可得利益在内的损失,违约方都应当赔偿其损失。 如果出现如下情况,合同一般可以单方解除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违约方损失赔偿额=实际损失+可得利益损失+可预见规则的限制。实际损失是指当事人因对方违约而造成的现有财产的减少,如标的物灭失、为准备履行合同而支出的费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赔偿范围应当包括: 1、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包括可得利益(履行利益)和信赖利益。 2、因合同解除而产生的损害赔偿。 (1)债权人订立合同所支出的必权费用; (2)债权人因相信合同能够履行而做准备所支出的必要费用; (3)
合同期内,无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解除合同并支付违约金不可以并存,想解除合同,就不能获得全部的违约金,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一种包括返还不当得利和赔偿损失在内的民事责任,损失也仅仅是指直接损失并不包括可得性利益损失。
合同违约可以要求赔偿双倍定金,只要是收受定金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可以要求其赔偿双倍定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合同如果因违约解除的,解除后能主张违约金。合同解除后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同未写违约金的,受损害方也可以主张赔偿违约金。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订立补充协议,将违约金约定为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如果协商不成的,则可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由违约方承担其他的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