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1
保险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行为人的客观方面表现不同,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需要是投保人、受益人等,一般的自然人都是可以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的。
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构成保险诈骗罪,应当立案追诉。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合同诈骗罪不能和解。因为适用和解的案件范围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侵犯财产犯罪,和部分过失犯罪。但合同诈骗罪是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且是故意犯罪,因此,合同诈骗罪不能和解。
若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主动改变其原先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的,双方可以达成和解,之后原告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撤诉,但是是否同意,则由人民法院裁定。
农村拆迁安置保险的规定是: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资金由农民个人、农村集体、当地政府共同承担保障,具体比例与数额结合当地实际确定。
诈骗案,是公诉案件是不可以进行调解的,应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构成诈骗罪立案之后,犯罪嫌疑人取得就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于刑事处罚,但是想要单独和解是不行的。
格式条款又称为标准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如保险合同、拍卖成交确认书等,都是格式合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有提示、说明的义务,应当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予以说明
保险诈骗罪的犯罪形态:如果行为人为实施保险诈骗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如果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如果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如果已经成功诈骗到保险费的,是
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应当有:犯罪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故意;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
在网络上遇到诈骗行为,应当第一时间报警,因为骗子在取得钱财后会第一时间转移财产,及时报案更有可能追回;此外,要保留好立案时需要用到的相关证据;若被骗金额较小,可在网络上寻找同样受骗的同伴一同前往报案;报案可以选择犯罪行为发生地或犯罪结果发生
遇到信用卡诈骗可以保留证据然后去公安机关报案,由警方进行立案侦查。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诈骗罪立案后,办案机关就会开始着手调查,进入刑事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在进行调查锁定犯罪嫌疑人之后,就会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比如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