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7
诉讼与仲裁区别: 一是管辖权的取得不同。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只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受理后,另一方必须应诉;而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则必须要有仲裁协议,即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前、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区别在于: 1、民事诉讼是民事案件的诉讼,刑事诉讼是刑事案件的诉讼; 2、民事诉讼的诉讼主体是平等的民事主体,而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包括检察机关的,有国家司法机关的参与; 3、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刑事诉讼的举
1.仲裁的程序比法院的简单,一裁生效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仲裁裁决; 2.仲裁只是解决争议的途径之一,不是最后途径,也不是唯一途径。但是法院判决是解决纠纷的最后的司法手段; 3.仲
1.主体不同。民事诉讼仅有人民法院一家诉讼主体,当事人有原告、被告及第三人。刑事诉讼法诉讼主体涉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数家司法机关,当事人为自诉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 2.诉讼目的不同。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
仲裁是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者争议发生之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方做出裁决,争议双方有义务执行该裁决,从而解决争议的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各种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的区别有: 1、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 2、申请的条件不同; 3、申请时效和处理期限不同; 4、法律效力不同; 5、处理机构不同。
涉外行政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涉外行政诉讼的涉外性,仅仅表现在诉讼当事人具有涉外性的因素,比较单一。而涉外民事诉讼的涉外性则表现为多样性,包括当事人的涉外、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有关的法律事实至少有一项
1、两者的联系: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均表现为法院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制裁,且法院审判都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行回避、合议、公开审理和两审终审制度等。 2、两者主要区别在于:二者的诉讼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不同,民事诉讼是平等当事
劳动仲裁与民商事仲裁的区别: 在机构设置方面,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按行政区划分别在县、市和市辖区等设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特别机构,其常设办事机构通常设于各同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内。 在受案范围方面,仲裁涵盖民事
一般来说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区别在于: 1、劳动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特征,劳动争议诉讼则是完全的司法性质,具有最终的司法裁判权; 2、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区别: 1.主体不同。民事诉讼仅有人民法院一家诉讼主体,当事人有原告、被告及第三人。刑事诉讼法诉讼主体涉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数家司法机关,当事人为自诉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 2.诉讼目的不同。民事诉讼
区别如下: 1.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时效不同。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
1.性质不同劳动争议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同级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即机构组成具有“三方性”,同时在方针、政策、规章等方面接受劳动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