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7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如下: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任何年满十六周岁的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向他人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本罪。根据《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只要符合以下情况就可以判处缓刑: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
散播虚假信息是否算违法犯罪要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情节轻微的,违法但不构成犯罪; 2、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犯罪,按照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处刑。 散播虚假信息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为了扰乱社会秩序,明知没有爆炸威胁、生
犯罪记录不可以消除。 当事人因犯罪而被判处刑罚后,就会在相应的犯罪人员信息库中有相应的犯罪记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对于犯罪人员应该进行犯罪信息登
无犯罪记录的查询方法:无犯罪记录在查询人本人的户籍地或者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查询。只能查询系统录入的存在的信息,没有录入的信息是无法查询的,信息有滞后。公民个人因考学、参军、招工需要,可以自行向公安机关申请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但公民无权调查他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有: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构成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既遂的: 1、一般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10万元的罚金; 2、如果说犯罪数量达到巨大标准或存在其他情节严重情形的,则应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
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知情权又称为了解权或知悉权,就广义而言,是指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是从官方或非官方获知有关情况的权利,就狭义而言则仅指知悉官方有关情况的权利。从内容上讲,知情权包括接受信息的权利和寻求获取信息的权利;后者还包括寻
高利贷的利息超过借款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算是违法。借款人可以不支付属于高利贷部分的利息,但是属于合法范围内的利息,仍然需要支付。
是2017年3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12次会议、2017年4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63次会议通过的,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借钱不还逾期的,一般三天左右就会上征信。因为逾期的,银行会给一个宽限期限,在宽限期限内还没有还款的,此时就会上征信系统,而这个宽限期限一般是三天左右。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